最近在網(wǎng)上看到一個討論,從小經(jīng)常挨打成長出來的孩子,和從來沒挨過打的孩子,有哪些區(qū)別?
我覺得這個話題很有意思,我們作為孩子的寶媽,同時是爸媽的孩子,童年的經(jīng)歷還記憶猶新,孩子的教育問題又迫在眉睫,是應(yīng)該好好想想這個問題。
1我聽見過很多有經(jīng)驗的老人說,孩子小時候就得打,以前每家都打孩子,也沒見孩子就有什么心理問題了。這也是現(xiàn)在很多寶媽寶爸的觀點,認為應(yīng)該給孩子一點挫折教育,家里就這一個孩子,都寵著他,很多時候都感覺孩子太嬌縱了,不聽話的時候,只能用打這種方式了。
@牛牛爸:現(xiàn)在那么多孩子動不動就跳樓,就是因為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從小就沒吃過什么苦,卻一點都不知道珍惜,就應(yīng)該小時候打他幾次,然后孩子就會知道,多大點事兒,都會過去,心胸才能放寬!
2另一方面是很多專家的說法,打孩子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即使當時孩子調(diào)節(jié)過來了,在他的潛意識里,往往會缺乏安全感,會影響孩子以后和其他人的相處模式,進而影響孩子的性格、處事和命運。
@孤帆遠影:我小時候有一次被我爸媽打,我就想離家出走,走出門口之后,想想出去需要錢,可是我沒有,只好在家附近一直蹲著,然后慢慢明白了,我們有什么權(quán)利,我需要爸媽供養(yǎng),我用了半天的時間克服自己的自尊心,主動回了家,從此以后我再也不會跟任何人沖突,別人都說我情商高,只有我知道,因為我害怕面對重歸于好的那一幕。
3如果總結(jié)一下經(jīng)常挨打和沒挨過打的孩子,長大后有什么區(qū)別,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感受。
我覺得,小時候習(xí)慣挨打的孩子,內(nèi)心會變得非常強大,但是等到他們長大了,不需要面對挨打這件事,小時候缺失的東西會變成他非常強烈的渴求,此時他的脆弱才會慢慢顯示出來。而沒挨過打的孩子,也許在初入社會的時候,會經(jīng)歷一次沒人慣著自己的打擊,但是等走出這種陣痛,反而會重回自信,小時候爸媽給的愛護會成為他強大的支撐,這個時候,他反而比從小挨打的孩子更為強大!
4當然,兩種經(jīng)歷的的結(jié)果都會有意外。
我們見過小時候被爸媽追著打然后滿街跑的孩子,好像都已經(jīng)被打皮了,這些孩子看起來大大咧咧,調(diào)皮搗蛋,也不怕挨打,長大后反而混得出人意料;我們也見過偶爾挨打的孩子,性子特別倔強,面對爸媽的棍子就是梗著脖子不吭聲,流著淚堅持地說自己沒錯……
還見過從來沒挨過打的孩子任性驕縱,一點委屈都受不了,也見過沒挨過打的孩子懂事明理,和爸媽溝通有效,親密無間……
5另外,打孩子的后果,不僅取決于孩子的性格,還取決于爸媽打孩子的方式是否正確。如果一味的懲罰,孩子難免會不安,打完之后也要告訴孩子懲罰的原因,以及爸媽一直都愛你,打完了之后揉一揉,這點非常重要。
當然,爸媽還是要豐富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能不打的時候,就盡量不要打吧!
父母打孩子,往往是出于一時沖動,然而,總打孩子卻會造成不可彌補的嚴重后果。經(jīng)常挨打的孩子,會出現(xiàn)以下一些不良心態(tài)和心理偏差。
1、說謊:有的家長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做錯事就打。孩子為了避免皮肉之苦,瞞得過就瞞,騙得過就騙,因為騙過一次,就可減少一次“災(zāi)難”。可是孩子說謊,往往站不住腳,易被家長發(fā)現(xiàn)。為了懲罰孩子說謊,家長態(tài)度更加強硬。為了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錯事更要說謊,這樣就構(gòu)成了惡性循環(huán)。
2、懦弱:如果孩子經(jīng)常挨家長的拳打腳踢,時間一久,這種孩子一見到家長,就會感到害怕,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么,也不管父母的話是對是錯,他都只得乖乖服從。在這種不良的絕對服從的環(huán)境下成長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這種孩子往往會惟命是從,精神壓抑,學(xué)習(xí)被動。
3、孤獨:經(jīng)常挨打的孩子,會感到孤獨無援。尤其是父母當眾打孩子,會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往往會懷疑自己的能力,會自感“低人一等”,顯得比較壓抑、沉默,認為老師和小朋友都看不起自己而抬不起頭來。于是這種孩子往往不愿意與家長和老師交流,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性格上顯得孤獨。
4、固執(zhí):有的家長動不動就打孩子,損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們產(chǎn)生對立情緒,逆反心理。于是,有的孩子用故意搗亂來表示反抗,你要東,他偏要西,存心讓家長生氣。有的孩子父母越打越不認錯,犟勁越大,常常用離家出走、逃學(xué)來與家長對抗,變得越來越固執(zhí)。
5、粗暴:由于孩子模仿性很強,在家里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別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父母打孩子,實際上起了教自己的孩子去打別的孩子的壞榜樣作用。
6、怪僻:有的家長打了孩子以后,還硬要孩子“認錯”,表明孩子是接受教育了。這樣做,只能促使孩子思想的排他傾向加劇。表面上看,孩子似乎是依照家長的要求去做了,實際上,抵觸情緒很大。在被打之后,他會不知所措,惶惶不安,久而久之,孩子會變得越來越怪僻。
7、喜怒無常:有的家長打過孩子以后,又覺得心痛后悔,即去撫摸孩子挨打的痛處,甚至抱著孩子痛哭,并加倍給孩子以物質(zhì)上的補償。這種情況,在開始時孩子會感到莫名其妙,但是時間一久,也就習(xí)以為常了。慢慢地孩子也變得喜怒無常了。
家長期望通過打來教育孩子的做法,肯定是錯誤的。打,只會造成孩子種種不良的心態(tài)和心理偏差,決不能獲得地教育孩子的效果。懇切希望孩子的家長,不要打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