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叢神經損傷(brachialplexus)是周圍神經損傷的一個常見類型。在臂叢損害的病因中,外傷最常見,分為閉合性和開放性損害。
組成:“555”第5-8頸神經前支和第1胸神經前支5條神經根組成。分根、干、股、束、支5部分。有腋、肌皮、橈、正中、尺5大分支。臂叢包括5根3干,C5—C6神經根在前斜角肌外緣相和,組成上干;C7組成中干;C8—T1形成下干。(位于第1肋骨表面,每干長約1cm)。每干又分成前后兩股,(位于鎖骨表面,每股長約1cm);每股組成3個束,束的長度約3cm,各束在相當于喙突水平分為神經支,形成終末神經。臂叢神經全長約15cm,約150000根軸突。臂叢位于活動范圍較大的肩關節(jié)附近,鄰近動脈,易造成臂叢神經損害。
疾病治療
?。ㄒ唬┮话阒委?/strong>
對常見的牽拉性臂叢損傷,早期以保守治療為主,即應用神經營養(yǎng)藥物(VitB1、VitB6、VitB12、VitBco等),損傷部進行理療,如電刺激療法,紅外線,磁療等,患肢進行功能鍛煉,防治關節(jié)囊攣縮,并可配合針灸,按摩,推拿,有利于神經震蕩的消除,神經粘連的松解及關節(jié)松弛。觀察時期一般在3個月左右。
一、根據臂叢神經損傷的不同病理階段及治療過程,適時地采取有針對性的綜合康復治療,是最大限度地促進患肢功能恢復的有效方案。
二、早期康復治療的作用主要是改善受損神經組織的血循環(huán),促進神經修復。延緩肌肉萎縮,保存肌肉收縮功能,為肢體運動功能恢復奠定基礎。改善和保持關節(jié)活動范圍,防止軟組織攣縮、粘連,預防繼發(fā)損傷等。
后期康復治療的作用主要是增強患肢肌力,建立重建肌的協(xié)調運動功能,促進感覺功能恢復,建立代償功能。提高患肢的使用能力。
1、早期康復治療
神經損傷部位超短波治療,每次20min,每日1次。失神經肌肉低頻電刺激治療,每組肌肉10min,每日1~2次?;贾麝P節(jié)被動活動及肢體按摩,已出現(xiàn)關節(jié)僵硬和組織攣縮的患者,局部熱療后做手法松動治療。使用矯形器具以防關節(jié)脫位及畸形。指導感覺障礙患者自我保護,防止繼發(fā)損傷。配合心理治療使患者樹立戰(zhàn)勝傷病的信心,堅持治療。
2、后期康復治療
對行神經修復術的患者繼續(xù)上述治療,直至神經功能開始恢復即肌肉出現(xiàn)收縮和皮膚痛、溫覺恢復后可進行。對已有肌肉收縮的患者,可根據肌力恢復的程度進行肌力訓練,肌力1~2級者做輔助性主動活動,用滑板或懸吊患肢的方法減輕患肢自身重量進行肌力訓練,肌力3級者練習主動活動,肌力4級者采取漸進抗阻練習法進行增強肌力的訓練,每次練習以肌肉略感疲勞為度,每日練習2~3次,同時練習做一些日常生活活動,如洗臉、梳頭、穿衣、吃飯等。對實施動力重建術的患者,術前進行增強移位肌肌力的訓練,術后4~6周開始重建肌動作練習,逐步掌握其協(xié)調運動,然后再進行增強肌力的訓練。對恢復皮膚痛、溫覺的患者,根據感覺恢復的程度分期進行手的感覺再訓練,早期做定位覺和觸覺訓練,后期做辨別覺訓練和手的使用能力訓練。感覺過敏的患者做脫敏訓練。神經損傷嚴重無法恢復功能的患者可以進行健肢代償功能訓練如寫字、使用工具等,也可選配矯形器具和適用的自助具,盡可能提高患肢的使用能力。通過心理治療使患者對神經損傷康復的長期性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充分調動患者的主動性,積極配合治療。
?。ǘ┦中g治療
1、手術指征:
?、俦蹍采窠涢_放性損傷,切割傷,槍彈傷,手術傷及藥物性損傷,應早期探查,手術修復。
?、诒蹍采窠泴ψ矀?,牽拉傷,壓砸傷,如一名缺位節(jié)前損傷者應及早手術,對閉合性節(jié)后損傷者,可先經保守治療3個月。在下述情況下可考慮手術探查:保守治療后功能無明顯恢復者;呈跳躍式功能恢復者如肩關節(jié)功能未恢復,而肘關節(jié)功能先恢復者;功能恢復過程中,中斷3個月無任何進展者。
③產傷者:出生后半年無明顯功能恢復者或功能僅部分恢復,即可進行手術探查。
2、手術方法
臂叢探查術:鎖骨上臂叢神經探查術;鎖骨下臂叢神經探查術;鎖骨部臂叢神經探查術
3、根據手術中發(fā)現(xiàn)處理原則如下:神經松解術;神經移植術;神經移位術
?、俦蹍采窠涍B續(xù)性存在,而神經被周圍組織粘連壓迫應去除粘連壓迫因素,如瘢痕化的斜角肌,血腫機化組織,增生的骨膜,骨痂及滑膜肌肉組織應予切除或松解,由于長期壓迫致使神經組織內水腫及組織液滲出而形成神經內瘢痕,因此不僅作神經外減壓,尚應在手術放大鏡或手術顯微鏡下進行神經鞘切開神經內松解,使神經束充分顯露后減壓,神經內松解一定要嚴格止血,雙極電凝器是必備的止血器械,否則將造成神經組織更大地創(chuàng)傷。
松解徹底程度的判斷:有時可通過神經減壓前后神經損傷部位,近,遠端電刺激反應及電活動波進行判斷。
?、诒蹍采窠洈嗔鸦蛏窠浟鼍薮螅瑧獙⒔h兩個斷端充分顯露,并將斷端瘢痕組織及神經瘤切除,使神經斷端有神經束乳頭清楚可見,兩斷端在無張力情況下可行鞘膜縫合,臂叢處神經束大部為混合束,因此無束膜縫合的必要,對于不能直接縫合的神經缺損,應采用多股神經移植術,移植材料可選用頸叢感覺支,臂或前臂內側皮神經,腓腸神經。
?、圩悼撞可窠浉鶖嗔眩捎谏窠浉俗冃試乐?,神經斷而無明顯束乳突,加上神經損傷部位接近神經元,常造成神經元不可逆損害,因此對這類病變需進行神經移位術,其療效較原位縫接或移植為佳,常用于神經移位的神經有膈神經,副神經,頸叢運動支,肋間神經,詳細方法見下述。
4、術后處理
臂叢松解減壓術后上肢固定3d,神經移植固定3周,神經修補固定6周,應用神經營養(yǎng)藥物。拆除石膏后,患肢應進行功能鍛煉,防治關節(jié)囊攣縮,神經縫合處進行理療,防治神經縫合處瘢痕粘連壓迫,并應用神經電刺激療法刺激神經再生。每3個月進行肌電圖檢查,以了解神經再生情況。
5、臂叢神經根性撕脫損傷的顯微外科治療:
術中根據臂叢根性撕脫傷的具體情況,判斷神經移位手術方式的選擇
?、俦蹍采窠汣5,C6根性撕脫傷移位方式:膈神經移位于肌皮神經或上干前股,副神經移位于肩胛上神經,頸叢運動支移位于上干后股或腋神經(常需做神經移植)。
?、诒蹍采窠汣5-7根性撕脫移位方式:膈神經移位于上干前股或肌皮神經,副神經移位于上干前股或肌皮神經,副神經移位于肩胛上神經,頸叢運動支移位于上干后股或腋神經,肋間神經移位于胸背神經或橈神經。
③臂叢神經C8,T1根性撕脫傷移位方式:膈神經移位于正中神經內側根,第3,4,5,6肋間神經感覺支移位于正中外側根,運動支移位于尺神經,頸叢運動支,副神經移位于前臂內側皮神經,第二期將前臂內側皮神經移位于前臂骨間神經。
?、鼙蹍采窠汣7,C8及T1根性撕脫傷移位方式:膈神經移位于正中神經內側頭,頸叢運動支,副神經移位于前臂內側皮神經,第二期將前臂內側皮神經移位于前骨間神經。第3,4,5,6肋間神經感覺支移位于正中神經外側根,第7,8肋間神經移位于胸背神經。
⑤全臂叢神經根性撕脫傷移位方式:膈神經移位于肌皮神經,副神經移位于肩胛上神經,頸叢運動支移位于腋神經,第3,4,5,6肋間神經移位于正中神經(感覺支→外側頭,運動支→內側頭),第7,8肋間神經移位于胸背神經或橈神經,健側頸7神經根移位于患側尺神經(遠端),Ⅰ期或Ⅱ期將尺神經(近端)移位于所需要重建的神經。如膈,副,頸叢運動支若有損傷,均可用肋間神經或健側頸7神經根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