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Ⅰ期及部分Ⅱ期)病人可接受非手術治療(藥物治療、高頻磁場、體外震波、高壓氧、保護性負重)。
中、晚期(Ⅱ期以上)的病人應接受手術治療,(髓芯減壓、自體骨髓干細胞移植、帶肌蒂或血管蒂骨瓣移植術、截骨術、血管介入、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
非手術治療
常用的方法有:
藥物治療、高頻磁療、體外震波、高壓氧和保護性負重等,此對I期甚至II期可以試用。壞死面積大于30%應密切觀察。
藥物治療以下幾類:
改善局部血循環(huán)的藥物:靶向前列腺素E
抗凝藥物:低分子肝素(速避林)
降脂藥:他汀類降脂藥
抗骨質疏松藥:阿侖磷酸鈉(密固達)
其它藥物:保護關節(jié)軟骨類藥物(維骨力)
高頻磁場:磁療對促進骨折愈合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其機制可能是改善局部血微循環(huán),通過體液免疫積聚骨生長因子,提高成骨細胞的活性,促進骨折愈合。高頻螺旋磁用于股骨頭壞死的治療,可改善微循環(huán),促進血管向壞死灶長入,對緩解疼痛癥狀有較好的療效,可作為治療早期股骨頭壞死的輔助手段。
體外震波:目前在臨床上主要應用于泌尿系統(tǒng)和肝膽系統(tǒng)結石的體外碎石。近年來將其應用于治療早期股骨頭壞死,利用其可將股骨頭壞死灶邊緣的硬化帶造成微骨折的特點,消除硬化帶對壞死灶修復血管長入的阻擋作用,從而促進修復。
高壓氧:以色列學者報道,用高壓氧療法治療I期股骨頭缺血壞死,患者在高壓氧艙內用面罩吸入100%氧氣,在2~2.4個大氣壓下持續(xù)90分鐘/每日,每周6次,共治療100次。81%的I期股骨頭缺血壞死患者經高壓氧治療后MRI恢復正常,未經高壓氧治療的患者只有17%恢復,因而認為高壓氧可有效治療I期股骨頭缺血壞死。
保護性負重:扶拐行走是否可有效避免早期壞死股骨頭塌陷尚有爭議,但多數學者認為扶拐行走對股骨頭有一定的保護作用,故多主張患者扶雙拐行走,但不主張用輪椅,因為可發(fā)生廢用性骨質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