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歲的白領女性小李,已經有一個6歲的女兒。4年前得過腰椎間盤突出癥,看過很多醫(yī)生都沒斷過根。此前有過多次腰痛經歷。不犯病的時候,也不能彎腰時間長,會酸痛,有時覺得有只腳有一點點麻木。嚴重的時候需要絕對臥床。打算懷孕,想問這樣的身體能不能要二胎?需要手術治療嗎?為此小編詢問了濟南骨科醫(yī)院的骨科專家!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越來越多的35歲以上的女性加入到備孕媽媽的行列中。眾所周知,35歲以后女性的機體處于下滑趨勢,不僅胎兒畸形的發(fā)生率增加,而且孕期的并發(fā)癥也增加了,醫(yī)學上稱其為高齡孕婦。所以,如果作為高齡孕婦,要比年輕媽媽進行更加仔細的孕前準備和孕期檢查。作為一名骨科醫(yī)生,我們在門診就會經常碰見一些焦慮的女性,如同之前提到的那個病人,她們很關心得了腰椎間盤突出癥還能懷孕呢?需要做哪些準備?
1、什么是腰椎間盤突出癥?
我們知道腰椎是人體負重、活動的樞紐,而椎間盤則相當于相鄰椎體間的關節(jié)部分,是盤狀的纖維軟骨組織,由髓核、纖維環(huán)和軟骨終板構成,具有彈性,可以吸收和分散脊柱負荷的作用。隨著年齡的增加,椎間盤退變加重,最終導致了椎間盤彈性和抗負荷能力的下降。如果這時施加在椎間盤的壓力超過椎間盤所能承受的范圍,就會導致纖維環(huán)破裂,髓核自纖維環(huán)破口處向后突出,刺激和壓迫脊神經,產生以坐骨神經痛為主要表現的腰腿痛疾病。
2、懷孕以后,為啥會腰痛?
據統(tǒng)計,大約有60%的女性在懷孕期間會出現腰痛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隨著母體以及胎兒的需要,母體要有大量的營養(yǎng)儲備,同時還會有自身體液的潴留以及寶寶自身的重量,大幅增加了媽媽們的體重,加劇母體的腰椎負荷;加之母親身體重心的前移,致生理性腰前凸和胸后凸增大,也會增加其后方支持組織和椎間盤負重;另一方面,受激素的影響,妊娠期婦女會有骨盆擴張,以及全身韌帶系統(tǒng)的松弛,致使椎體小關節(jié)不穩(wěn)、移位,而后縱韌帶的松弛更加容易使椎間盤膨出、突出,導致腰痛和下肢的放射性疼痛。
3、那么只要腰痛就是腰突嗎?
并不是妊娠期的腰腿疼痛都是跟腰突有關,妊娠期腰背痛的原因可能不是單一的。首先,隨著激素水平的增加,松弛素水平增高,導致全身韌帶松弛,強度減低,尤其是骶髂關節(jié)囊會變得疏松,比正常人薄,在輕度用力牽拉時導致骶髂關節(jié)輕度分離,嚴重時骶髂關節(jié)可能脫離關節(jié)面多達1cm!這些關節(jié)韌帶的損傷以及肌腱止點的損傷,都會產生疼痛。而且骨盆前傾的明顯加重,牽拉腰部周圍的肌肉,也會使得腰部神經受到壓迫而引起腰痛。
其次,隨著子宮增大身體重心的前移,通常媽媽們會為了保持平衡,使腰部過度前凸。這樣長期的肌肉緊繃,也會引起肌肉的酸痛。而到了晚期妊娠,隨著妊娠子宮進一步增大,可以直接壓迫神經根,以及由于子宮對主動脈和腔靜脈的壓力,所以起的血流不暢,神經的局部缺血,也可能導致腰背部疼痛,以及疼痛向腿部放射。
4既然這樣腰突病人還能要寶寶嗎?
據調查,70%的婦女一生中會出現腰痛,有20%左右是因為腰椎間盤突出。
但是,如果懷孕之前就已經確診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女性病人應該怎么辦呢?
我們建議要根據臨床癥狀、體征和影像學上腰椎間盤突出的嚴重程度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我們的備孕媽媽們要找骨科醫(yī)生進行專業(yè)的咨詢,有少部分腰突的女患者可能需要先進行手術治療,大多數則可以采取保守治療,我們建議在備孕期間就加強腰背肌的鍛煉,它可以增加脊柱的穩(wěn)定性,減少椎間盤的負荷,還能起到松解粘連的軟組織,促進腰部炎癥吸收的作用并需要醫(yī)生的專業(yè)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