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體C3測定概述
補體系統(tǒng)中除C1一個亞型外,其余10種在血清中都處于非活性狀態(tài),被激活后才有免疫作用。
補體C3測定正常值
1.14±0.27g/L。
補體C3測定臨床意義
①C3主要在肝臟生成,因此其含量變化反映肝臟的功能。如重癥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患者中C3均降低。
②在急性腎小球腎炎、膜增殖性腎小球腎炎與活動性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患者中C3均降低。
③C3缺乏見于先天性睪丸發(fā)育不全。
④C3含量降低常預示排斥反應的發(fā)生。
補體C3測定檢查方法
先按要求的稀釋度計算出稀釋液的用量,其中的半量采用緩沖液。抗C3血清用緩沖液稀釋后放56℃水浴預溫。然后再加等量的、已預溫的15.0g/L瓊脂,使抗血清的最終稀釋度達到要求。按單向免疫擴散法常規(guī)澆制含抗C3血清的瓊脂板,冷卻凝固后打孔(孔徑3mm),孔距1.5cm以上。將冷凍干燥的C3參考血清,按規(guī)定加入準確量的蒸餾水,充分混勻后,再用0.1g/L硫柳汞生理鹽水稀釋至500μg/ml,然后稀釋。用1∶25,1∶50,1∶75,1∶100四個稀釋度抗C3血清制板后,用微量注射器在孔中分別加入上述不同濃度的C3參考血清(每孔中加10μl),經(jīng)37℃48h保溫后,測得沉淀環(huán)直徑。以沉淀環(huán)直徑為縱坐標,相應的C3含量的對數(shù)為橫坐標,初步繪制標準曲線。一般以沉淀環(huán)直徑在4~8mm所繪制的標準曲線較佳。
補體C3測定注意事項
一、抽血前的注意事項
1.抽血前一天不吃過于油膩、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飲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會直接影響檢驗結(jié)果。
2.體檢前一天的晚八時以后,應禁食,以免影響第二天空腹血糖等指標的檢測。
3.抽血時 應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懼造成血管的收縮、增加采血的困難。
有暈血史者請?zhí)崆罢f明,另作特別安排。
二、抽血后應注意
1.抽血后,需在針孔處進行局部按壓3-5分鐘,進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腫。
2.按壓時間應充分。 各人的凝血時間有差異,有的人需要稍長的時間方可凝血。所以當皮膚表層看似未出血就馬上停止壓迫,可能會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滲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壓時間長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傾向, 更應延長按壓時間。
3.抽血后出現(xiàn)暈血癥狀如:頭暈、眼花、乏力等應立即平臥、飲少量糖水,待癥狀緩解后再進行體檢。
4.若局部出現(xiàn)淤血,24小時后用溫熱毛巾濕敷,可促進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