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分析儀檢查概述
現(xiàn)在各大醫(yī)院普遍使用自動血液分析儀,它能快速檢測多份標本,且一次能提供多項檢測指標。
1、白細胞計數(shù)、紅細胞計數(shù)、血紅蛋白量、血小板計數(shù)及白細胞分類參見上述相應(yīng)的血液檢查。
2、紅細胞比容由紅細胞平均體積×紅細胞計數(shù)的結(jié)果得到。
3、紅細胞分布寬度代表紅細胞大小的一致程度。當紅細胞大小不均時,紅細胞分布寬度值增大,如各類型營養(yǎng)缺乏性貧血。 4、紅細胞三個平均指數(shù)用于貧血類型的鑒別。
血液分析儀檢查正常值
白細胞計數(shù):(WBC)(4~10)×109/L。
紅細胞計數(shù):(RBC)(3.8~5.5)×1012/L。
血紅蛋白量:(Hb)(110~170)×g/L。
血細胞比容:(Hct)36%~50%。
紅細胞平均體積:(MCV)80~100。
血液分析儀檢查臨床意義
1、白細胞計數(shù)、紅細胞計數(shù)、血紅蛋白量、血小板計數(shù)及白細胞分類參見上述相應(yīng)的血液檢查。
2、紅細胞比容由紅細胞平均體積×紅細胞計數(shù)的結(jié)果得到。
3、紅細胞分布寬度代表紅細胞大小的一致程度。當紅細胞大小不均時,紅細胞分布寬度值增大,如各類型營養(yǎng)缺乏性貧血。
4、紅細胞三個平均指數(shù)用于貧血類型的鑒別:
(1)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量升高見于巨幼紅細胞性貧血,降低見于缺鐵性貧血、慢性失血性貧血、尿毒癥、慢性炎癥。
(2)紅細胞平均體積增大見于溶血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降低見于嚴重缺鐵性貧血、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
(3)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降低見于慢性失血性貧血、缺鐵性貧血;多種疾病均可在正常范圍。巨幼細胞貧血,紅細胞平均體積增大,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量增大,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正常,紅細胞分布寬度增大。
5、血小板平均體積平均每一個血小板的體積,血小板的大小與其功能有關(guān)。
(1)增高見于原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妊娠后期伴浮腫和蛋白尿者。
(2)減低見于非免疫性血小板破壞、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反復(fù)感染綜合征、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等。
血液分析儀檢查檢查方法
電阻抗和射頻電導(dǎo)聯(lián)合檢測法:
這種方法是分別采用四個檢測系統(tǒng)來檢測不同類型的細胞
①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檢測系統(tǒng):在細胞懸浮淮中加入溶血劑使紅細胞溶解,而使白細胞保持完整,細胞漿及核形態(tài)近似于生理狀態(tài),當這些細胞通過檢測系統(tǒng)時,對白細胞進行電阻抗法(測量細胞體積)和射頻電導(dǎo)法(檢測細胞核和顆粒密度)的聯(lián)合檢測,結(jié)果將細胞分成淋巴細胞、單核細和中性粒細胞三個群體。
②嗜酸性細胞和嗜堿性細胞兩種檢測系統(tǒng):在細胞懸浮淮中加入特殊的溶血劑,除嗜酸性細胞和嗜堿性細胞外,其他細胞均被溶解或萎縮,再對保持完整的嗜酸性細胞或嗜堿性細胞進行計數(shù)。
③幼稚細胞檢測系統(tǒng):在細胞懸浮淮中加入硫化氨基酸,由于占位不同,結(jié)合在幼稚細胞的氨基酸比成熟細胞多,且對溶血劑有抵抗作用,當加入溶血劑時,成熟細胞被溶解,只保留著可能存在的幼稚細胞用來計數(shù)。
血液分析儀檢查注意事項
一、抽血前的注意事項
1、抽血前一天不吃過于油膩、高蛋白食 物,避免大量飲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會直接影響檢驗結(jié)果。
2、體檢前一天的晚八時以后,應(yīng)禁食,以免影響第二天空腹血糖等指標的檢測。
3、抽血時應(yīng)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懼造成血管的收縮、增加采血的困難。
有暈針史的病人請?zhí)崆罢f明,將做特別安排。
二、抽血后應(yīng)注意
1、抽血后需在針孔處進行局部按壓3-5分鐘,進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腫。
2、按壓時間應(yīng)充分。 各人的凝血時間有差異,有的人需要稍長的時間方可凝血。所以當皮膚表層看似未出血就馬上停止壓迫,可能會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滲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壓時間長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傾向,更應(yīng)延長按壓時間。
3、抽血后出現(xiàn)暈針癥狀如:頭暈、眼花、乏力等應(yīng)立即平臥、飲少量糖水,待癥狀緩解后再進行體檢。
4、若局部出現(xiàn)淤血,24小時后用溫?zé)崦頋穹?,可促進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