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衣原體感染
(一)發(fā)病原因
本病之病原體為肺炎衣原體。1965年Grayston首次在一中國臺灣兒童之結膜分泌物中,分離出一株與其他衣原體不同的衣原體,當時命名為TW(Taiwan)-183。1983年又在美國西雅圖1名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大學生咽部分泌物中,分離出另一株衣原體而命名為AR-39(acute respiratory-39),后經研究鑒定,發(fā)現此兩株實為同一種衣原體,其包涵體形態(tài)與鸚鵡熱衣原體類似,但其網狀體超微結構、單克隆抗體反應及DNA同源性均有別于沙眼及鸚鵡熱衣原體,1989年正式命名為TWAR,又稱肺炎衣原體,為衣原體屬中之第三種衣原體。
肺炎衣原體的形態(tài)與另兩種衣原體有不同,但近似鸚鵡熱衣原體,包涵體為致密卵圓形,不含糖原碘染色陰性。電鏡下原體典型為梨形,亦可呈多形性,平均直徑380nm,周圍原漿區(qū)較大;始體為球形,平均直徑510nm。
肺炎衣原體的主要外膜蛋白(MOMP)為主要結構蛋白,其最重要的是熱休克蛋白(HSP),是其重要的致病物質,尤其與血管內膜損傷及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密切相關。目前所知有兩個血清型。
組織培養(yǎng)較其他衣原體困難,可用Hela細胞、229細胞、HEP-2(人喉癌)細胞、Mc Coy細胞及MTED(人氣管上皮)細胞培養(yǎng),其中HEP-2細胞最敏感。
(二)發(fā)病機制
鑒于本病病原體發(fā)現時間不長,發(fā)病機制尚不清。肺炎衣原體侵入人體后,主要引起單核巨噬細胞反應,肺泡巨噬細胞作為病原體貯存和傳播的載體,造成其在宿主體內的持續(xù)感染。在非人哺乳動物如小鼠及猴的實驗動物研究中發(fā)現,感染后多無癥狀,大部分在2個月后出現肺部病變,主要表現為間質性肺炎,早期局部有多核細胞浸潤,以后則為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浸潤。可從肺部及脾臟分離出肺炎衣原體。其感染多為慢性,故與許多慢性感染有關,如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支氣管喘息、結節(jié)病及反應性關節(jié)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