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腹脹別名:小兒腹部膨脹
腹脹是一種臨床癥狀,在正常情況下,2歲以上小兒與成人一樣,除胃與結腸外,小腸內均無氣體,新生兒小腸內正常均應充氣,無積氣則多為病理現(xiàn)象。特別是飽食后全腹膨脹,常高出劍突,饑餓時則腹部空癟,如果持續(xù)膨脹不癟,并有張力則可認為是腹脹。
患兒多有急或慢性病容,腹部隆起高出于胸部,嚴重的腹脹可影響呼吸,不能平臥。腹部檢查:輕叩腹部,鼓音為氣,實音為實性腫物,實音同時有傳導性震顫為積液,腹部聽診機械性腸梗阻時腸鳴音亢進,麻痹性腸梗阻則腸鳴音減弱或消失。氣脹也有兩種情況,一般是胃腸脹氣,但也有少數(shù)是氣腹,這兩種情況,除通過立位X線檢查膈下積氣外,臨床上腹部輕淺的拍診可感到氣腹較空軟,而腸內脹氣可摸到腸形。大孩子可依靠左側臥位,叩診肝濁音界來鑒別,氣腹時肝濁音界消失。
腹脹是小兒最常見的臨床表現(xiàn)之一,可由多種原因所引起。如何通過臨床體格檢查,必要的化驗室及影像學檢查做出正確診斷,進而進行恰當、及時的治療,是每一個兒科醫(yī)師必須掌握的基本功。
臨床體格檢查:小兒腹脹的臨床體格檢查非常重要。通過認真、細致的臨床體格檢查??蓪膊∽龀龃蟾诺脑\斷,或找到進一步進行輔助檢查的途徑。反之,則可能漏診、誤診,給患兒帶來損害甚至危及生命。
患兒因年齡幼小(新生兒、嬰幼兒)或對檢查懷有懼怕心理常不能充分合作。因此,臨床醫(yī)師除必須了解小兒的解剖、生理及病理特點外,還要了解各年齡組小兒的心理特點,并熟練掌握檢查技術,才能取得確實、可靠的體檢資料。對于幼小兒進行某些病種的檢查時,可適當應用鎮(zhèn)靜劑(如觸摸小兒腸套疊的腹部包塊時),學齡前兒童即可能通過談話等方法消除其恐懼心理,取得合作。
1.望診 為腹脹患兒臨床體格檢查首先和重要的步驟。
(1)腹脹范圍:需要確定是全腹脹、中腹脹、下腹脹,偏左或偏右側的腹脹,還是局限于某一區(qū)域的腹脹。全腹脹必須想到由內科原因引起的消化功能不良或腸麻痹。外科最常見的原因是低位腸梗阻,還應想到的是氣腹、血腹、腹腔感染及各種原因引起的腹水。消化道梗阻部位越高腹脹程度越輕,并趨向于上腹部。局限性的腹脹或腹部膨隆常與位于該部位的臟器有關,或為該臟器病變。如先天性膽管擴張癥常表現(xiàn)為右上腹的局限性腹脹。
(2)腹脹程度:并無明確的定義或界限,臨床上常按輕、中、重作一大致的劃分。正常新生兒出生24h后消化道內即為生理性積氣狀態(tài),表現(xiàn)為一定程度的腹脹,以后隨年齡增大積氣減少,腹脹也隨之減輕,至學齡前期腹部情況接近于成人。所以,應根據(jù)各年齡組小兒的生理特點判斷其腹脹程度。此外,各年齡組小兒均可于飽餐后出現(xiàn)腹脹,為一時性,應注意鑒別。
(3)胃腸道蠕動:蠕動增強可表現(xiàn)為胃型、腸型及蠕動波,說明其遠端的消化道可能存在梗阻。胃型及蠕動波提示幽門或十二指腸近端梗阻,小腸腸型常表示相應部位的小腸梗阻,先天性巨結腸則表現(xiàn)為沿結腸框走行的寬大結腸腸型,具一定特征性。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兒及嚴重的營養(yǎng)不良兒因腹壁薄弱,在無消化道梗阻時也可能隱約出現(xiàn)腸型。應根據(jù)其他方面資料予以鑒別。
2.觸診 腹部觸診前應先屈曲患兒的髖、膝關節(jié),使腹壁肌肉放松。大齡兒可囑其做有節(jié)律的呼吸動作,轉移其注意力并進一步放松腹肌。觸診應首先從估計為正常的區(qū)域開始,逐漸轉到疑有病變的部位。觸診還要有一個由淺到深的過程。一般先做淺層的觸摸,以了解有無知覺過敏,同時對腹脹是由氣體、液體或實性物所引起有一個大概的估計。通過中層觸診可能進一步確定腹脹的原因及性質,特別是對于腹部腫物的診斷有很大幫助,如了解囊性腫物的張力、實性腫物的質地及表面光滑程度等。還可了解腫物與某些臟器的關系,如確定肝臟腫瘤。腹部的壓疼與肌緊張也常通過腹部的中層觸診確認。一些疾病有其獨特的體 征,如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捎|及橄欖形幽門腫塊,大量氣腹時劍突下觸診具有一種特殊的張力感,引起蛔蟲性腸梗阻的索條狀蛔蟲團塊等,如能掌握對診斷有很大幫助。一般腹脹患兒很難做到深層觸診。
3.叩診 通過叩診檢查常可確定腹脹是由氣體、液體還是由實性物所引起。叩診時氣體為鼓音,液體為濁音,實質性病變則為實音。少到中等量氣體位于腸腔內或腹腔常需結合其他輔助檢查確定,大量氣腹可致肝濁音界消逝而提示診斷。中量腹水可通過叩診發(fā)現(xiàn)移動性濁音確定。
4.聽診 對于確定消化道梗阻是機械性或麻痹性意義最大,還可結合其他體征及輔助檢查估計機械性腸梗阻的程度。
5.肛門指診 當懷疑病變位于下腹部或盆腔時肛門指診不能舍棄。因此項檢查很不舒服甚至讓患兒感到痛苦,所以應放到最后來做。對年長兒應在檢查前盡量做好宣傳工作,爭取患兒的合作。新生兒及小嬰兒應用小指檢查,操作時動作必須輕柔。直腸肛門病變引起的腹脹極有可能通過此項檢查確診,而下腹部腫物常需做腹部和直腸的雙合診發(fā)現(xiàn)病變。通過肛門指診還可得知直腸內是否存留大便或氣體,以確定腸梗阻是否完全。
1.胃腸道積氣
(1)內科性:小兒各器官系統(tǒng)都處于發(fā)育階段,功能還很不完善,對外界的依賴性強,并容易因受外界的影響而發(fā)生疾病。如臨床上常見由于各種原因引起患兒哭鬧而導致吞咽過多氣體發(fā)生腹脹。喂養(yǎng)不當、消化不良也是引起腹脹的常見原因。各種原因引起的腸道感染、腹腔內感染也可能引起腹脹。重癥的全身或局部感染如敗血癥、肺炎、腦炎及各種原因引起的中毒性休克等,均可能引起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紊亂和胃腸道的微循環(huán)障礙而出現(xiàn)腹脹。便秘也是引起腹脹的常見原因。腹脹患兒腹部叩診呈鼓音。內科性腹脹一般不伴有胃腸型、腹部壓痛與肌緊張等。腹脹伴嘔吐大量膽汁或嘔血、便血要注意到外科情況。
①生理性積氣:正常小兒出生后胃腸道逐漸充氣,并在整個新生兒及小嬰兒期全消化道均處于一定程度的充氣狀態(tài),稱為生理性積氣。臨床上表現(xiàn)為一定程度的腹部膨隆(腹脹)。以后隨著年齡增大氣體逐漸減少,腹部趨于平坦。
診斷要點:
A.腹脹:為全腹均勻脹氣,腹脹程度與年齡有關,新生兒期較為明顯,隨年齡增大腹脹程度逐漸減輕。
B.一般見不到腸型及蠕動波,但新生兒特別是早產(chǎn)兒及營養(yǎng)不良兒因腹壁薄,常隱約可見到腸型。觸診腹部柔軟,叩診呈鼓音,無腸鳴音亢進。
C.小兒一般情況良好,無異常的哭鬧及排便異常等。
D.影像學檢查:如臨床醫(yī)師能夠把握情況,應盡量避免。
E.本癥需要鑒別的疾病主要有:喂養(yǎng)不當、消化不良、腸道感染及一些外科疾病引起的腹脹等。
②喂養(yǎng)不當:新生兒及小嬰兒飽食后出現(xiàn)上腹部脹滿或中度以下的全腹脹,而患兒一般情況良好,不應視為病理情況。但也應適當控制飲食量,根據(jù)小兒消化能力的逐漸增強添加輔食。
③哭鬧吞咽氣體:新生兒及小嬰兒經(jīng)??摁[,導致吞咽大量氣體即可出現(xiàn)腹脹。哭鬧有時屬于生理性,因排尿、排便前發(fā)憋或排尿、排便后未及時更換尿布引起的不適所致,也有時因干渴、饑餓作為求食的表示。各種疾病和身體的不適也可以引起患兒哭鬧。此時,可因胃內充氣多而表現(xiàn)為上腹脹,也可為全腹均勻脹氣。腹脹程度常與哭鬧程度有關,生理性的哭鬧原因解除后,哭鬧停止腹脹也減輕。還應注意排除發(fā)熱、咳喘、大便性狀異常等可能的病理性原因。
④消化不良:消化不良是新生兒及嬰幼兒最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之一,可因患兒消化功能不成熟、機體內某種物質的缺乏或喂養(yǎng)不當所引起。臨床表現(xiàn)主要是腹瀉及大便性狀異常,也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脹。
⑤胃腸道感染:胃腸道感染也是小兒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臨床表現(xiàn)主要是腹瀉、發(fā)熱及腹脹。
⑥便秘:大便干硬,排便間隔時間延長或出現(xiàn)排便困難稱之為便秘,便秘是小兒常見的臨床表現(xiàn)之一。本癥可由多種原因引起。
A.最常見的非器質因素有:
a.食物成分不當:如牛乳中的酪蛋白及鈣質多于人乳,故人工喂養(yǎng)兒發(fā)生便秘者較多。大齡兒偏食所致食物中含纖維素太少,也會發(fā)生便秘。
b.胃腸道功能失調:也為常見的原因。生活不規(guī)律、缺乏按時排大便的訓練,未建立起良好的排便條件反射可導致嚴重而頑固的便秘。
c.精神因素:如突然的精神刺激、環(huán)境或飲食習慣的改變也可以導致便秘。
此外,一些胃腸道、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先天性發(fā)育異?;蛉毕?、內分泌障礙及直腸肛門的局部病變均可以引起便秘。嚴重便秘多伴有腹脹。
B.診斷要點:
a.腹脹:均表現(xiàn)為全腹脹。腹脹的輕重常與便秘程度有關,但也有很多病例不成正比。由于病因不同可在任何年齡發(fā)病,病程可急可慢,但大多為慢性過程。
b.其他腹部體征:便秘嚴重時可伴有腸型,下腹(尤其左下腹)常可觸及干硬的糞塊。一般無腸鳴音亢進。
c.肛門指診:是簡單而方便的檢查手段,??捎|及直腸內干硬的糞塊,有時可誘發(fā)排出氣體而無明顯肛門括約肌的緊縮感。要注意排除肛裂和直腸、肛門狹窄。
d.排便間隔時間延長:是每個患兒均有的癥狀,常可延遲到3~7天或更長時間排一次大便,但干硬的大便性質對診斷更為重要。
e.病史仔細詢問病史:注意喂養(yǎng)、飲食及可能存在的條件因素等。
f.鋇灌腸檢查:部分病程較長而癥狀嚴重患兒可以實施。除需要與先天性巨結腸、直腸肛門狹窄等疾病鑒別外,還可能發(fā)現(xiàn)部分患兒的乙狀結腸冗長,發(fā)生于骶前的脊膜膨出和隱性畸胎瘤也可通過鋇灌腸提示診斷。
g.其他輔助檢查:直腸肛管測壓、直腸黏膜的酶組織化學檢查等主要與先天性巨結腸及其類緣病進行鑒別。
h.本癥需要鑒別的疾?。褐饕邢忍煨跃藿Y腸及其類緣病、乙狀結腸見長、骶尾部隱性畸胎瘤、肛裂、直腸肛門狹窄及甲狀腺功能低下等內分泌疾患。
(2)外科性:外科疾病導致腹部脹氣最多見的是各種原因引起的消化道梗阻,在生后早期發(fā)病者常為發(fā)生于各個部位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尤以閉鎖及狹窄最為多見。還有部分疾病是由于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異常導致的功能性腸梗阻(如先天性巨結腸)。因病變器官所處消化道的位置不同,發(fā)生腹脹的形式、部位、程度及伴有的其他臨床表現(xiàn)也有所不同。高位梗阻僅上腹部脹,甚至無腹脹(將消化道內容物及氣體吐出),低位梗阻則必定表現(xiàn)為全腹脹。高位梗阻嘔吐發(fā)生時間一般較低位早。有些腹脹為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引起的繼發(fā)性病變,如先天性腸旋轉不良合并中腸扭轉、壞死、穿孔,出現(xiàn)氣腹和彌漫性腹膜炎所表現(xiàn)出的腹脹。大齡兒所出現(xiàn)的外科性腹脹除先天性因素外,更多為感染或手術后遺的粘連性腸梗阻及蛔蟲性腸梗阻等。任何年齡小兒腹腔感染均可引起腸麻痹而出現(xiàn)腹脹。對腹脹患兒還要注意伴隨癥狀和體征,如:嘔吐、便秘、嘔血、便血、腸型、腸鳴音情況及有無呼吸困難等,因其可能會對診斷提供很大幫助。
①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主要是由于幽門環(huán)肌肥厚、增生。引起幽門部管腔狹窄,導致胃的輸出道不全性梗阻。本癥常于新生兒期發(fā)病,發(fā)病率為1‰~3‰;男性明顯多于女性,約為4∶1~5∶1。病因尚無定論,有先天性肌肉發(fā)育異常、神經(jīng)發(fā)育異常、遺傳及內分泌因素等假說。因梗阻部位較高,故僅表現(xiàn)為上腹部脹。
診斷要點:
A.腹脹、胃型及胃蠕動波:上腹部脹,并常于進食后出現(xiàn)胃型及自左向右推進的胃蠕動波。下腹部平坦而柔軟。
B.嘔吐:多在生后2~3周開始出現(xiàn),進行性加重,可呈噴射狀。嘔吐物為乳汁及(或)凝乳塊,嘔吐嚴重者可吐咖啡色物,但絕無膽汁。吐后仍有強烈的求食欲望。
C.腹部腫塊:在右上腹觸及橄欖樣腫塊是本癥的特有體征。常于腹直肌右側肝緣下觸及,軟骨樣硬度并有一定活動度。
D.體重不增或下降,尿及大便量減少。嚴重者可出現(xiàn)脫水及電解質紊亂,常因吐出大量胃液致低氯性堿中毒,晚期患兒也可以表現(xiàn)為代謝性酸中毒。
E.X線檢查:個別診斷有疑問的病例可做鋇餐。典型征象為:幽門管細長(特別是長度>1cm)、鳥嘴征、蕈征、胃蠕動波增強及胃排空延遲等。
F.B超檢查:近年應用于臨床,可以探查到幽門部增厚的肌肉及喂水后胃排空受阻。因其避免了放射線損傷,而有取代鋇餐檢查的趨勢。
G.本癥需要鑒別的疾病主要有:幽門痙攣、胃扭轉、食管裂孔疝及喂養(yǎng)不當所引起的嘔吐等。
②十二指腸閉鎖與狹窄:十二指腸閉鎖與狹窄可發(fā)生在任何部位,但最多見于十二指腸乳頭的稍遠側,且以膜式閉鎖與狹窄最為多見。閉鎖及嚴重狹窄者常于生后早期發(fā)病,輕者也有到兒童期才來就診。發(fā)病率為0.1‰~0.25‰,女性略多于男性。曾有人提出本癥是由于胚胎期十二指腸部位的腔化過程出現(xiàn)障礙,但難以解釋為何有高達50%的伴發(fā)畸形,目前更傾向于本癥的病因與胚胎期全身發(fā)育障礙有關。伴發(fā)畸形主要有:腸旋轉不良、環(huán)狀胰腺、21-三體綜合征及先天性心臟病等。因為梗阻所致胃及十二指腸內氣體及液體滯留,所以常表現(xiàn)為上腹部脹。
診斷要點:
A.腹脹:常表現(xiàn)為上腹脹,有時可見到胃型及胃蠕動波,尤其是大齡兒。嘔吐嚴重者也可以不出現(xiàn)腹脹。
B.嘔吐:十二指腸閉鎖及嚴重狹窄于生后1~2天即可出現(xiàn)癥狀。嘔吐頻繁而劇烈,多含大量膽汁。個別患兒因梗阻位于十二指腸乳頭近端不出現(xiàn)膽汁,卻可能含有咖啡色物。輕度狹窄嘔吐發(fā)生晚且不嚴重。
C.閉鎖者不排胎便或僅排少量灰白色物,狹窄患兒則常有正常胎便排出。
D.黃疸:有作者報告新生兒期發(fā)病者約50%出現(xiàn)黃疸,原因尚無滿意解釋。
E.營養(yǎng)不良、貧血和發(fā)育障礙:常出現(xiàn)在診治較晚的大齡兒。
F.X線檢查:為確診的重要手段。腹立位平片有助于診斷,典型表現(xiàn)為“雙泡征”,即擴張的胃泡及稍小的十二指腸泡,余腹部一片致密或生理積氣明顯減少。鋇餐常用于十二指腸狹窄的診斷,可見梗阻近端十二指腸的擴張及強力收縮,卻僅有少量鋇劑緩慢通過梗阻點。只有當不能除外腸旋轉不良時,才選做鋇灌腸。
G.本癥需要鑒別的疾病主要有:腸旋轉不良、環(huán)狀胰腺及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等。
③環(huán)狀胰腺:環(huán)狀胰腺是指胰頭部胰腺組織呈環(huán)狀或鉗狀生長壓迫十二指腸降段,并引起該部梗阻。本癥常于新生兒期發(fā)病,但總的發(fā)病率很低,有報告為0.17‰,性別差異不大。病因尚無定論,有胰腺始基組織增生肥大、腹側始基右葉尖端固定、腹側始基左葉存留及潛在胰芽融合停滯等學說。本癥有50%以上伴發(fā)21-三體綜合征、腸旋轉不良、先天性心臟病等其他畸形。因梗阻部位高,故也常表現(xiàn)為上腹部脹。
診斷要點:
A.腹脹:僅表現(xiàn)為上腹脹,有時可見到胃型及胃蠕動波,嘔吐嚴重者也可以不出現(xiàn)腹脹。此點與十二指腸閉鎖及狹窄極為相似。
B.嘔吐:出現(xiàn)時間和嘔吐量視梗阻程度而定,于新生兒期發(fā)病者常表現(xiàn)為高位完全性腸梗阻。因梗阻多在十二指腸乳頭遠端,故嘔吐物常含有黃綠色膽汁。
C.胎便排出:一般正常。
D.脫水、電解質紊亂、體重下降等:可出現(xiàn)在病程較長,診治延誤者。
E.X線檢查:為重要的診斷手段。腹立位平片常表現(xiàn)為“雙泡征”。鋇餐也較常應用,可見梗阻近端十二指腸擴張、強力收縮及少量鋇劑通過。但此點與發(fā)生在該段的十二指腸狹窄及閉鎖難以區(qū)別。
F.本癥需要鑒別的疾病主要有:十二指腸閉鎖及狹窄、腸旋轉不良及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等。
④先天性腸旋轉不良:先天性腸旋轉不良是指在胚胎期腸管發(fā)育過程中,中腸以腸系膜上動脈為軸心的旋轉運動發(fā)生障礙,使腸管位置變異和腸系膜附著不全,導致十二指腸受壓而出現(xiàn)高位腸梗阻癥狀。本癥常在新生兒期發(fā)病,發(fā)病率約為1.7‰,男性略多于女性。本癥有時表現(xiàn)為上腹部脹,發(fā)生中腸扭轉、腸壞死可出現(xiàn)全腹脹。
診斷要點:
A.腹脹:有時表現(xiàn)為上腹脹,甚至出現(xiàn)胃型及蠕動波,中下腹平坦或凹陷,也可無陽性體征。但當出現(xiàn)中腸扭轉、腸壞死等并發(fā)癥則轉變?yōu)槿姑?,伴全身情況惡化。
B.嘔吐:一般在生后3~5天開始出現(xiàn)間斷性、膽汁性嘔吐。大齡兒發(fā)作的時間間隔較長。
C.胎便排出:大多正常,當合并中腸扭轉時可出現(xiàn)血便。
D.其他腹部體征:一般腹部柔軟,腸鳴音正?;驕p弱。當合并中腸扭轉及腸壞死時除腹脹外還伴有腹部壓痛、肌緊張及腸鳴音消失。
E.X線檢查:典型腹立位平片顯示腸管充氣減少,偶可見“雙泡征”,也可以是正常表現(xiàn)。當合并中腸扭轉、腸壞死時可出現(xiàn)腹腔滲液、不均勻的腸管充氣及腸間隙增厚。鋇灌腸可顯示盲腸及升結腸位于右上腹、中上腹或左側腹,具有確診意義。
F.B超檢查:近年始應用于臨床,可顯示腸系膜上動、靜脈的關系異常,尤其在合并中腸扭轉時可發(fā)現(xiàn)血管的相互纏繞,稱為“螺旋征”。
G.本癥需要鑒別的疾病主要有:十二指腸狹窄及閉鎖、環(huán)狀胰腺,合并腸扭轉時應與壞死性腸炎、新生兒出血癥鑒別,大齡兒需要與腸系膜上動脈壓迫綜合征相鑒別。
⑤空、回腸閉鎖與狹窄:空、回腸閉鎖與狹窄是引起新生兒腸梗阻較常見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之一。閉鎖明顯多于狹窄,發(fā)生在回腸部位的閉鎖多于空腸,其次是十二指腸,結腸閉鎖極少見。本癥發(fā)病率為0.33‰~0.66‰,男性略多于女性。其病因已被大多數(shù)人認可。即由于腸扭轉、腸套疊、血管畸形及炎癥等病變引起胎兒腸管血運障礙,導致腸管壞死和(或)穿孔,經(jīng)修復后形成該段腸管的閉鎖或狹窄。根據(jù)病變情況的不同而表現(xiàn)出不同部位和程度的腹脹。
診斷要點:
A.腹脹:空腸閉鎖常表現(xiàn)為中上腹脹,回腸閉鎖則表現(xiàn)為全腹脹,較輕程度的腸狹窄腹脹程度也輕。一旦發(fā)生腸穿孔,腹脹突然加重,患兒全身情況惡化。
B.嘔吐:亦為最常出現(xiàn)的癥狀,梗阻部位高,嘔吐出現(xiàn)早,嘔吐物常為綠色。梗阻部位低,嘔吐出現(xiàn)晚,并可吐黃色糞汁樣物。
C.胎便排出:腸閉鎖患兒無正常胎便,有時可排少量灰白色物,混有黏液。
D.其他腹部體征:常見有較明顯腸型,腸型寬大的部位提示為閉鎖端。腸鳴音活躍或氣過水聲。腸穿孔后則腹壁發(fā)紅,伴有壓痛與肌緊張,腸鳴音消失。
E.X線檢查:高位梗阻腹立位平片常顯示左上腹一個大的液平面(胃)和數(shù)個大小不等液平面,低位梗阻則顯示多個階梯狀液平面,除胃泡外,另一個較為寬大的液平面常為閉鎖端。鋇灌腸可鑒別腸閉鎖與狹窄,如顯示結腸細小(胎兒結腸)即可診斷為腸閉鎖,但宮內腸套疊所致的腸閉鎖并不表現(xiàn)為胎兒結腸。
F.本癥需要鑒別的疾病主要有:先天性巨結腸、胎糞性腸梗阻及結腸閉鎖等。
⑥胎糞塞綜合征:胎糞塞綜合征是引起新生兒腸梗阻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現(xiàn)為胎糞稠厚,難以自行排出,繼而出現(xiàn)腹脹,但經(jīng)肛門指診或洗腸后即可排出胎糞,腸梗阻癥狀也隨之解除。病因仍不十分清楚,結、直腸功能不成熟,胰蛋白酶缺乏及高鎂血癥等可能與本癥有關,也有人認為本癥與小左結腸綜合征為同一疾病的兩種表現(xiàn)形式。
診斷要點:
A.腹脹:全腹脹,自生后開始,逐漸加重,無腹部壓痛與肌緊張,但腹脹重者可出現(xiàn)嘔吐。
B.胎便排出延遲:大多數(shù)患兒生后24~48h仍無胎便排出。
C.肛門指診:??捎|及稠厚的胎便,但無肛門、直腸狹窄與緊縮感。拔指后可誘發(fā)排便、排氣,而解除梗阻。
D.X線檢查:平片表現(xiàn)為低位結腸梗阻,鋇灌腸顯示腸梗阻的部位不一,但均可見此點遠近端腸管直徑的差別。
E.本癥需要鑒別的疾病主要有:小左結腸綜合征、先天性巨結腸、胎糞性腸梗阻等。
⑦小左結腸綜合征:小左結腸綜合征是一種主要表現(xiàn)為左半結腸痙攣和運動功能障礙的一過性疾病,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不排胎便和腹脹,鋇灌腸酷似先天性巨結腸,而痙攣段腸壁內神經(jīng)節(jié)細胞正常。本癥均在新生兒期發(fā)病,一部分患兒的母親患有糖尿病,導致患兒的胰高血糖素增高,使降結腸和乙狀結腸的舒張功能受到抑制而引起功能性腸梗阻。本癥經(jīng)簡單處置大多可以自愈。
診斷要點:
A.腹脹:全腹脹,自生后開始,逐漸加重,無腹部壓痛與肌緊張,但腹脹重者可出現(xiàn)嘔吐。
B.胎便排出延遲:大多數(shù)患兒生后24~48h仍無胎便排出。此點與胎糞塞綜合征相似。
C.肛門指診:無肛門、直腸狹窄與緊縮感,但拔指后可誘發(fā)排便、排氣,而
解除梗阻,并以后不再出現(xiàn)類似癥狀。
D.X線檢查:平片可見除左半結腸外胃腸道普遍充氣,無鈣化影。鋇灌腸可見脾區(qū)以上結腸擴張,以下結腸細小,但直腸不細小,此點與先天性巨結腸不同。
E.腸壁組織活檢:直腸及左半結腸壁神經(jīng)節(jié)細胞正常。
F.本癥需要鑒別的疾病主要有:胎糞塞綜合征、先天性巨結腸、胎糞性腸梗阻等。⑧胎糞性腸梗阻:胎糞性腸梗阻是由于多種器官尤其是胰腺組織的囊性纖維性變,使胰腺和腸腔內分泌液減少并伴有性質的改變,導致胎便稠厚甚至干硬,積存在結腸和末段回腸,難以自行排出,患兒生后即可出現(xiàn)腸梗阻癥狀。本癥主要發(fā)生在白種人,我國非常少見。據(jù)認為本癥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無自主排便和逐漸加重的腹脹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
診斷要點:
A.腹脹:為全腹脹,出生后很快出現(xiàn),逐漸加重。常見較寬大腸型,右下腹可觸及富有張力和彈性的腸襻。延誤治療可發(fā)生腸穿孔,腹脹突然加重,腸鳴音消失,患兒全身情況惡化。
B.無自主排便:除極輕者外患兒均不能自主排便。肛門指診感腸腔狹小,并??捎|及灰白色堅硬的顆粒狀固體胎糞,具有特征。
C.X線檢查:腹立位平片可見梗阻近端不同程度充氣、擴張的腸襻,較少有液平面。在不透亮區(qū)常見“肥皂泡”征,可與通常的腸梗阻鑒別。
D.化驗室檢查:胰蛋白酶活性試驗:胎糞和消化液中胰蛋白酶活性降低或測不出。汗液測定:如氯和鈉的含量超過60mmol/L即可診斷。試紙檢測:胎糞中蛋白含量超過20mg/g時有一定意義,但屬于非特異性檢查,僅供篩選。
E.本癥需要鑒別的疾病主要有:先天性巨結腸、腸閉鎖、胎糞性腹膜炎及胎糞塞綜合征等。
⑨胎糞性腹膜炎:胎糞性腹膜炎系因胎兒期某種原因引起腸穿孔,致使胎糞進入游離腹腔,大多在生后短期內即出現(xiàn)腹膜炎和(或)腸梗阻癥狀,是新生兒和小嬰兒常見的急腹癥之一。
A.本癥在臨床上分為4型:自由氣腹型、局限氣腹型、腸梗阻型、單純腹膜炎型。B.胎兒期腸穿孔的原因又可歸納為3類,即:
a.腸壁外因素引起的腸梗阻:如腸旋轉不良并中腸扭轉、腹內疝、腹腔內纖維索帶壓迫等。
b.腸壁病變:如腸壁肌層發(fā)育不良、美克爾憩室穿孔、腸閉鎖及腸狹窄等。
c.外傷:如羊水穿刺所致的并發(fā)癥。腹脹是最本癥常見的體征。
C.診斷要點:
a.腹脹:各型幾乎均有腹脹表現(xiàn),與臨床分型的關系為:自由氣腹型常表現(xiàn)為高度的全腹脹。局限氣腹型表現(xiàn)為包裹部位的局限性腹脹。腸梗阻型的腹脹根據(jù)梗阻部位和程度而有不同,但多為中度以上的全腹脹。單純腹膜炎型常因炎性的腹腔滲液引起腹脹,與腸腔或腹腔的積氣有所不同。
b.嘔吐:亦為常見癥狀,可因功能性、機械性或雙重因素引起。腸梗阻程度可為完全性或不完全性。根據(jù)梗阻部位的不同嘔吐物又可為膽汁樣或糞便樣。
c.便秘:根據(jù)梗阻程度是否完全可表現(xiàn)為完全不排便或排便量減少。
d.其他腹部體征及全身情況:自由氣腹型除腹部壓痛、肌緊張、腸鳴音減弱或消失及腹部叩診呈鼓音外還常出現(xiàn)腹壁發(fā)紅、發(fā)亮,陰囊或陰唇水腫,患兒全身情況差。局限氣腹型腹部體征較為局限,患兒情況相對好。腸梗阻型除腹脹外以腸型和腸鳴音亢進為突出表現(xiàn)。單純腹膜炎型則主要表現(xiàn)為腹膜炎和腹水體征。各型還可能觸到鈣化團塊,最多在右下腹。
e.X線檢查:一般僅需攝腹立位平片。自由氣腹型??梢姍M貫全腹的巨大氣液面,肝臟及其他臟器被壓向腹中部,小腸充氣少。局限氣腹型可見局限于某一部位的氣液面,也有表現(xiàn)為假性囊性腫塊。腸梗阻型常表現(xiàn)為大小不等的階梯狀液平面,僅此型有時需做鋇灌腸確認梗阻是否完全。單純腹膜炎型特征較少,有時僅表現(xiàn)為中下腹部密度增高。此外,大多數(shù)可見到鈣化灶,為本癥的特征性X線表現(xiàn)。
F.本癥需要鑒別的疾病主要有:其他原因所致的腸梗阻、腹膜炎或消化道穿孔等。
小兒腹脹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小兒腹脹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小兒腹脹找醫(yī)生
更多 >小兒腹脹找醫(yī)院
更多 >- 醫(yī)院地區(qū)等級
- 河南省人民醫(yī)院 鄭州市 三級甲等
- 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yī)院 和平區(qū) 三級甲等
- 成都兒童專科醫(yī)院 青羊區(qū) 二級甲等
-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 金牛區(qū) 三級甲等
-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yī)院 武侯區(qū) 三級甲等
- 奉化市婦幼保健院 奉化市 二級甲等
- 成都市龍泉驛區(qū)中醫(yī)院 龍泉驛區(qū) 二級甲等
- 彭州市婦幼保健院 彭州市 三級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