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曼-匹克氏病別名:鞘磷脂沉積病
診斷依據(jù)
①肝脾腫大;
②有或無神經系統(tǒng)損害或眼底櫻桃紅斑;
③外周圍血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漿有空泡;
④骨髓可找到泡沫細胞;
⑤X線肺部呈粟粒樣或網狀浸潤;
⑥有條件可作神經鞘磷脂酶活性測定,悄神經鞘磷脂排泄量、肝、脾或淋巴結活栓證實。
多見于2歲以內嬰幼兒,亦有在新生兒期發(fā)病的。主要癥狀為肝脾腫大,貧血,病程較長者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發(fā)育遲緩。有的可有耳聾、抽風、肌強直和肌張力減退,骨髓中查見尼曼—匹克細胞可確診。其五種類型如下:
1、急性神經型(A型或嬰兒型) 為典型的尼曼-匹克(占85%),多在生后3~6月內,少數(shù)在生后幾周或1歲后發(fā)病。初為食欲不振、嘔吐、喂養(yǎng)困難、極度消瘦,皮膚干燥呈臘黃色,進行性智力、運動減退,肌張力低軟癱,終成白癡,半數(shù)有眼底櫻桃紅斑(cherryred spot)、失明,黃疸伴肝脾大。貧血、惡液質,多因感染于4歲以前死亡。皮膚常出現(xiàn)細小黃色瘤狀皮疹有耳聾。神經鞘磷脂累積量為正常的20~60倍,酶活性為正常的5~10%,最低<1%。
2、非神經型(β型或內臟型) 嬰幼兒或兒童期發(fā)開門見山,病程進展慢,肝脾腫大突出。智力正常,無神經系癥狀。可活至成人。SM累積量為正常的3~20倍,酶活性為正常的5~20%,低者同A型。
3、幼年型(C型慢性神經型) 多見兒童,少數(shù)幼兒或少年發(fā)病。生后發(fā)育多正常,少數(shù)有早期黃疸。常首發(fā)肝脾腫大,多數(shù)在5~7歲出現(xiàn)神經系統(tǒng)癥狀(亦可更早或遲到青年期)。智力減退,語言障礙,學習困難,感情易變,步態(tài)不穩(wěn),共濟失調,震顫,肌張力及腱反射亢進,驚厥,癡呆,眼底可見櫻桃紅斑或核上性垂直性眼肌癱瘓。可活至5~20歲,個別可活到30歲。SM累積量為正常的8倍,酶活性最高為正常的50%,亦可接近正?;蛘??!?br />
4、Nova-scotia型(D型) 臨床經過較幼年型緩慢,有明顯黃疸、肝脾腫大和神經癥狀,多于學齡期死亡,酶活性減低。
5、成年型 成人發(fā)病,智力正常,無神經癥狀,不同程度肝脾腫大。可長期生存。SM累積量為正常4~6倍,酶活性正常。
1、高雪病嬰兒型:以肝大為主,肌張力亢時,痙攣,無眼底櫻桃紅斑,淋巴細胞漿無空泡,血清酸性磷酸酶升高,骨髓中找到高雪細胞。
2、Wolman病:無眼底櫻桃紅斑,X線腹部平片可見雙腎上腺腫大,外形不變,有彌漫性點狀鈣化陰影。淋巴細胞胞漿有空泡。
3、GM神經節(jié)苷酶脂?、裥停撼錾从腥菝蔡卣?,前額高、鼻梁低、皮膚粗,50%病例有眼底櫻桃紅斑和淋巴細胞漿有空泡。X線可見多發(fā)性骨發(fā)育不全,特別是椎骨。
4、Hurler?。ㄕ扯嗵洽裥停焊纹⒋螅橇Σ?,淋巴細胞胞漿有空泡,骨髓有泡沫細胞等似NPD。心臟缺損,多發(fā)性骨發(fā)育不全,無肺浸潤。尿粘多糖排出增多,中性粒細胞有特殊顆粒。6月后外形,骨骼變化明顯,視力減退,角膜混濁。
尼曼-匹克氏病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尼曼-匹克氏病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