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蟲病別名:黃胖病
癥狀
1.皮膚鉤蚴移行癥(cutaneous larva migrans,CLM)
(1)鉤蚴皮炎(糞毒、糞疙瘩、肥水疙瘩、肥水瘡):鉤蚴(以美洲鉤蟲為主)侵入處,可在20~60min內出現(xiàn)瘙癢、水腫、紅斑,繼而形成丘疹,尤以足趾間,足底、手背及指間最為常見。1~2天內轉為水皰。一般于1周后自行消失。如搔破,易繼發(fā)細菌感染,愈合延遲。
(2)鉤蚴肺炎:鉤蚴移行過肺,可致肺部點狀出血及炎癥反應。一般在感染后3~5天內出現(xiàn)咳嗽、咳痰、血絲痰、發(fā)熱或氣喘癥狀,血液嗜酸性粒細胞增多,類似單純性肺嗜酸性粒細胞浸潤癥(L?ffler’s syndrome)。重者可出現(xiàn)胸痛、劇烈干咳、哮喘樣發(fā)作。胸部X線片提示肺紋理增多或肺門陰影增多,偶見肺部浸潤病灶。感染癥狀輕重與肺鉤蚴數(shù)量多少有關,一般持續(xù)數(shù)日至數(shù)十日后自行消失。
2.鉤蟲成蟲所致癥狀 輕度感染可無癥狀。較重感染可有下列癥狀:
(1)消化系統(tǒng)癥狀:病初食欲亢進,但乏力、易倦,有“懶黃病”之稱。腸壁受蟲體損傷,形成慢性炎癥,則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及大便隱血。偶見成蟲寄生直腸,以致大便帶鮮血。上腹部不適,按壓或餐后減輕,常被誤為潰瘍病。食欲多見增加,部分患者有異嗜癖,喜吃生米、生豆、土塊、瓦塊、毛皮、木炭等。重度貧血,則胃酸減少,消化不良,舌乳頭多見萎縮。
(2)貧血及循環(huán)系統(tǒng)癥狀:由于鉤蟲附著腸壁,長期吸血及咬傷處不斷滲血,造成慢性失血、營養(yǎng)不良和腸道功能失調等改變,以致形成不同程度的缺鐵性小細胞性貧血。血紅蛋白>90g/L者,僅見輕度蒼白、乏力、易倦、汗少、毛發(fā)枯黃,勞動時易感心慌、氣急、頭暈、眼花。血紅蛋白在50~90g/L間者,可有明顯的皮膚、黏膜、指甲蒼白,顏面委黃,下肢水腫,皮膚干燥無汗,行動時感心慌氣急,脈快,心臟輕度擴大,有收縮期雜音。血紅蛋白在<50g/L者,嚴重貧血,顏面水腫蒼白,休息時也覺心慌氣急,有時伴有心前區(qū)不適或疼痛,耳鳴、眼花、肢體水腫、心臟明顯擴大,心率快,可有收縮期及舒張期雜音,肺底啰音,肝臟腫大壓痛。部分患者雖貧血嚴重,但因病程長,發(fā)展慢,機體代償功能較好,故癥狀可不明顯;一旦發(fā)生感染、妊娠、分娩,則癥狀顯著。
(3)神經系統(tǒng)癥狀:輕度患者有頭昏、乏力、注意力分散表現(xiàn);中度以上者,喜食生米、生蠶豆,更甚者喜食泥土、沙石、碎紙、木炭及破布,稱為“異嗜癖”后期尚可出現(xiàn)神經興奮或抑郁的表現(xiàn)。
(4)其他:長期缺鐵及營養(yǎng)不良,可引起指趾扁甲、脆裂、反甲、毛發(fā)干燥易斷。兒童患者重癥可影響生長發(fā)育,成年可致性功能低落,孕婦則易致流產或死胎。
診斷
1.流行病學資料 在流行區(qū),有赤手裸腳接觸農田土壤及曾有典型的鉤蟲皮疹史者。
2.臨床特點 起病緩慢,乏力,好食易饑,勞動力減退;慢性貧血及貧血性心功能不全;兒童有異嗜癥、營養(yǎng)不良及發(fā)育障礙等。
3.實驗室檢查 糞便檢出鉤蟲卵或孵出鉤蚴是確診的依據(jù)。不同程度的貧血(小紅細胞低色素型),嗜酸性粒細胞增高,血漿清蛋白及血清鐵含量在疾病后期顯著降低。其他如皮內試驗,免疫學方面檢查等均有助于診斷,但無特異性。
鉤蟲病病情較重,出現(xiàn)“黃腫”表現(xiàn)者,需與黃疽及水腫相鑒別。
1.黃疸黃疸發(fā)病較急,而久病后出現(xiàn)黃疸者,一般均有肝膽病史。黃疽臨床表現(xiàn)為全身黃色鮮明如橘色或晦暗如煙熏,目睛黃染,小便黃赤。鉤蟲病的發(fā)黃則為膚色萎黃或黃而浮腫,目睛不黃,小便清長。
2.水腫水腫的病因不一,浮腫部位不同,一般按之凹陷甚或凹陷不起,皮薄光亮,色澤鮮明,小便短澀,飲食正?;蚣{減,證有虛實之分。鉤蟲病的浮腫表現(xiàn)為下肢足踝浮腫,或面部目胞浮腫,甚則全身浮腫,但膚色發(fā)黃或萎黃不榮,好食易饑,或嗜食異物,無小便短澀,純屬虛證。
另外還有其他原因所致的皮炎、貧血、營養(yǎng)不良等,如胃或十二指腸潰瘍病、腸結核、慢性腸炎及其他腸道寄生蟲病等。
鉤蟲病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鉤蟲病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