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與貪食癥者接觸的增多,發(fā)現大家有一些共同之處,我總結為“雙重虐待”,即生理虐待和精神虐待。這里虐待是自我傷害的意思。用虐待這個詞,確實顯得挺嚴重,但我覺得只有這個詞才能形容出貪食癥者對待自我的方式。
生理虐待是指節(jié)食減肥、嘔吐、服用瀉藥或過度運動等對身體傷害的方式。身體有自我保護的本能,在節(jié)食或過度消耗后,身體會發(fā)出對食物的渴望,這種本能發(fā)出的沖動不受理智控制,有時甚至過分強烈,所以會有控制不了的感覺。人餓了特別想吃食物,甚至吃得比平常多得多就是這個道理。貪食癥者在短暫的狼吞虎咽之后,將食物通過各種方式排泄掉,機體仍未達到滿足,對食物仍有強烈渴望。
精神虐待是指苛求完美、自我評價低、自我否定、不能善待自己等對心理狀態(tài)傷害的方式。在這些思想狀態(tài)下,個體心理壓力大、情緒不好。如果不自我調整,日積月累,負性情緒越來越重。同樣出于自我保護的本能,機體會去尋求一種方式來發(fā)泄這些壓力,獲得一種基本的安全和滿足。很多人沉迷于酒、毒品就是這個道理,機體在這里找到了平常找不到的快感。飲食也是能給我們帶來安全和滿足的一種方式。
尤其是有上述生理虐待行為的人,多食后不僅給機體帶來生理滿足,還給機體帶來精神滿足,所以被雙重虐待的機體一而再、再而三的通過食物來達到滿足。本能是不理智的、狹隘的、過分的,它只顧眼前利益,不會意識到這種補償的長期后果是對人體的傷害、是對理智的折磨,所以貪食者非常痛苦。
只有生理虐待,而無精神虐待,可能只是一個普通的減肥過程。沒有生理虐待、只是精神虐待,可能只是一種性格問題或是抑郁癥。既有生理虐待又有精神虐待就導致貪食癥的發(fā)生。這個機制可以解釋大部分貪食癥患者的狀況,但可能不適用于厭食癥或不典型進食障礙。
這里,給貪食癥者敲個警鐘,不要再認為暴食是因為自己太饞、沒有毅力。你暴食是因為你的身體很饑餓、你的心理狀態(tài)很壓抑。不要再讓本能控制了你的身體。你要一日三餐規(guī)律進食、停止嘔吐、扔掉減肥藥和瀉藥、終止過度運動,同時要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學會自我肯定,學會善待自己,學會疏泄自己的不良情緒,這樣才能擺脫暴食-清除這個惡性循環(huán)。
抑郁發(fā)作、強迫癥、神經性貪食癥,可作為心理治療的補充用于減少貪食和導瀉行為。
健客價: ¥213抑郁發(fā)作,強迫癥,精神性貪食癥,可作為心理治療的補充,用于減少貪食和導瀉行為。
健客價: ¥221.抑郁癥:百優(yōu)解片用于治療抑郁癥狀,伴有或不伴有焦慮癥狀。 2.強迫癥:百優(yōu)解片用于治療伴有或不伴有抑郁的強迫觀念及強迫行為。 3.神經性貪食癥:百優(yōu)解片用于緩解伴有或不伴有抑郁的貪食和導瀉行為。
健客價: ¥260抑郁癥:百優(yōu)解片用于治療抑郁癥狀,伴有或不伴有焦慮癥狀;強迫癥:百優(yōu)解片用于治療伴有或不伴有抑郁的強迫觀念及強迫行為;神經性貪食癥:百優(yōu)解片用于緩解伴有或不伴有抑郁的貪食和導瀉行為。
健客價: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