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會有的“初級防御”過程 |「人格結構」
摘要:“初級防御機制”有別于其他防御機制是因為自我與外界的邊界較為模糊。所以,就顯得更原始、不成熟和低層次。有趣的是,我們多多少少,不論是在來訪者身上,還是自己身上,都能看到這些防御機制起著作用。
防御有什么好處?
1.回避或掌控那些強烈且恐怖的情景
2.維護自尊
防御是如何形成的?
(1)氣質
(2)早年經歷
(3)模仿或受教于父母及其他重要客體的防御方式
(4)使用特定防御后的獲益
怎樣理解來訪者的防御?
@沫沫
對于防御更廣泛地理解和運用,可能還在于理解防御的功能是什么,來訪者防御著什么樣的
焦慮,痛苦和沖突,以此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來共情來訪者的感受,并尊重來訪者內心的節(jié)奏而進行工作。而不是說將每一個來訪者(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列入一個又一個的人格結構的方程式中去解方程。
@亦真
我們可以說某種人格類型貫用的代表性防御方式是什么。但不能倒過來說,運用了哪些防御方式就一定是某種人格結構。
關于“投射”,社員@今天十二點我睡了嗎想說...
南希的一句話是“投射發(fā)生時,內部心理過程被個體誤認為來自外部。”
個體將不大愿意承認是自己的體驗,投射在別人身上,因為我們缺乏足夠的信息對他人進行了解時,通常會傾向通過投射自己的主觀體驗來理解別人的主觀世界,這也是我們經常忽略的。
@陳艾想說...
退縮和自我孤立讓病人保有重要意義本真性,是病人與真我溝通的一種方式,而非以一種做作的方式與他人聯(lián)系——后者常常導致假我的產生。
@陳艾總結到...
極端退縮是為了保護真我;
全能控制者相信自己是全知全能的,其實為了對抗內心的極端不安全感;
軀體化是難以言說情緒而導致的軀體體驗。
與采用初級防御的來訪者一起工作,反移情通常是讓人煎熬的,但理解他們的防御,理解這些防御的根源,能讓我們對于他們有更多的悲憫,更好地共情他們。
@今天十二點我睡了嗎拋開理論說到...
防御是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它并不都是消極的,因為它在一定程度上也維護了自尊。
全球健康新闻资讯,关注开启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