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問過我這樣一個問題:
怎樣才能知道一個人心里在想什么?
我能想象到,當一個人問這樣的問題時,頭腦中浮現(xiàn)的多是這樣的一幅畫面:
自己變成了福爾摩斯,隨便一個陌生人站在自己面前,只需要看幾眼,或者說上幾句話就能看透對方。因為從一個人的穿衣打扮、言談舉止、表情動作等等細節(jié)中,隱藏著很多直通人們內(nèi)心想法的線索。只要能找到這些線索,就能打開一個人的心門。
可以做到這樣嗎?
恩,可以的。
比如心理學有很多對身體語言的研究,從一個人說話的節(jié)奏、音色、音調(diào)的高低、到一個的眼神、面部表情、肢體動作、身體距離的遠近等等因素,都可以揭示一個人的心理狀態(tài)。
再比如還有很多人格心理學的研究,從九型人格到大五人格,我們可以了解到不同類型的人在生活當中的不同外在表現(xiàn)。所以,當我們了解了一個人的外在表現(xiàn)時,就可以反推出這個人的人格類型及當時的心理。
這聽起來很炫酷是不是?
但是,雖然理論上可行,但現(xiàn)實中絕大多數(shù)的人是做不到的。原因有兩點:
一是你需要對心理學有很深入的研究,不僅僅是理論,還有現(xiàn)實生活里的實證研究,這可能需要很多年的積累和沉淀。
二是像身體語言這樣的線索有一個特點,它傳遞的信息往往是模糊的,有多種解讀的可能性。很多時候我們是不能夠準確的判斷這些信息的真實含義的。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當一個人沉默的時候,我們?nèi)绾卫斫鈚a的沉默呢?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可能代表如下含義:
1.懷疑:因為不相信你,所以不愿意吐露心聲;
2.茫然:不知道說什么好,所以沒辦法說;
3.沉思:因為在思考,所以沒有說話;
4.內(nèi)向:因為不善言談,所以不知道怎么去說;
5.反抗:不想和你說話,所以不說。
這還是沉默最常見的幾種原因,此外還有很多很多其它的可能性。
所以,當我們試圖通過別人的短暫接觸就去分析對方內(nèi)心的想法時,會發(fā)現(xiàn)誤差大的驚人。這就相當于我們花了很大的精力去做了一件很不靠譜的事,有點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