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阿爾茨海默癥患者日漸增多。
阿爾茨海默癥(Alzheimer’s Disease,AD),俗稱老年癡呆癥,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神經系統(tǒng)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現(xiàn)是以記憶力受損為初始癥狀的漸進性的認知功能喪失。阿爾茨海默癥起病隱匿、不易發(fā)覺、病程緩慢(從確認老年癡呆到死亡的病程大約3-10年時間),且不可治愈。目前已經成為繼心血管病、腦血管病以及癌癥之后,威脅老年人健康的“第四大殺手”。
阿爾茨海默癥:全世界的難題
在中國,每10位老人中就有1位認知障礙患者,其中超過半數(shù)患有阿爾茨海默癥;目前,我國約有1000萬阿爾茨海默癥患者,居世界首位,與此同時也是全球新發(fā)病例增速最快的國家之一?!?020-2050年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患病情況預測研究》指出,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1985-2018年阿爾茨海默病患病率為3.9%,其中2015-2018年患病率為6.6%。如無相應的有效預防措施,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患病人數(shù)在未來30年將大幅增長,預計到2050年人數(shù)將達到3003萬人。
《世界阿爾茨海默病2018年報告》也顯示,全球大約每3秒就有一位癡呆患者,全球目前至少有5000萬癡呆患者,預計2050年這個數(shù)字將達到1.52億。而在2018年全球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治療及照護費用已達1萬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這一數(shù)字將增至2萬億美元。目前,快速增長的老齡人口和沉重的照護負擔,已經成為當下社會不得不面對的緊迫問題。
黃酮醇或可降低患阿爾茨海默癥風險
黃酮醇是果實和花的顏色來源(一組植物色素),也是黃酮類化合物的一個亞組,是各類黃酮化合物中數(shù)量最多、分布最廣泛的一類,已發(fā)現(xiàn)約有1700多種。已知黃酮醇可能調節(jié)機體對一些化合物的反應性,如過敏原、病毒、致癌物質。也就是說,黃酮醇具有抗過敏、抗炎癥和抗癌性能。最近的研究表明,黃酮醇與阿爾茨海默癥之間還存在著密切聯(lián)系。
在這項研究中,共納入了正在進行的以社區(qū)為基礎的前瞻性隊列研究“快速記憶與衰老項目”(RushMemoryandAgingProject)中的921名參與者(其中75%為女性)。研究開始時,他們的平均年齡為81.2歲,沒有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此后每年參與者都要填寫一份食物頻率問卷調查,以評估每個人的飲食中攝入黃酮醇的含量,并依據(jù)攝入量將參與者分成五組。此外,每年所有參與者都要接受阿爾茨海默病癡呆的相關檢查。
在平均6.1年的隨訪期間中,有220名受試者出現(xiàn)了老年癡呆癥。在調整了遺傳、年齡、性別、教育程度和生活方式因素后發(fā)現(xiàn),最高攝入量組的人比最低攝入量組的人患阿爾茨海默癥的可能性低48%,最高組的186人中,有28人(占15%)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癥,而在最低組的182人中,有54人(占30%)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癥。也就是說,黃酮醇的膳食攝入量與阿爾茨海默癥的發(fā)病率呈負相關。而在考慮了其他風險因素,如糖尿病、既往心臟病、中風和高血壓,結果仍然相同。
為了進一步分析,研究人員還觀察了黃酮醇中四種不同的化合物與患阿爾茨海默癥的關聯(lián)。這四種化合物分別是:含有異鼠李素(多羥基黃酮類化合物)的食物:梨、橄欖油、葡萄酒、番茄醬等;含有山奈酚(黃酮類化合物)的食物:羽衣甘藍、豆、茶、菠菜、西蘭花等;含有楊梅素(天然的黃酮醇)的食物:茶、葡萄酒、羽衣甘藍、橘子、西紅柿以及含有槲皮素的食物。
研究發(fā)現(xiàn),攝入大量異鼠李素的參與者患阿爾茨海默癥的可能性降低了38%;攝入大量山奈酚的參與者患阿爾茨海默癥的可能性降低了51%;攝入大量楊梅素的參與者患阿爾茨海默癥的可能性也降低了38%;而槲皮素的攝入量與降低患阿爾茨海默癥的風險無關。
該研究的作者、芝加哥拉什大學的醫(yī)學博士Thomas M. Holland表示:“雖然飲食中的黃酮醇攝入量增加可能會降低患阿爾茨海默癥的風險,但并不能證明兩者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所以仍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實這些結果。但是這一發(fā)現(xiàn)表明多吃富含黃酮醇的水果和蔬菜,可能是一種相當便宜、簡單的方法來幫助人們避免阿爾茨海默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