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飯后溫水(37℃左右)漱口。進食后口中容易產酸,會使牙齒外層的堅硬組織軟化,學術上稱之為脫礦,因此提倡在進食和飲用酸性飲料后,不要即刻刷牙,最好1小時后待脫礦的牙體組織再礦化后再刷。如果實在不方便,可咀嚼含木糖醇的口香糖。它不會產生引發(fā)齲壞--蟲牙--的酸性物質,能夠減少牙菌斑和牙石和使用牙線。牙縫里若有食物嵌塞,應及時用牙線--牙簽較硬易對牙周造成破壞--剔出來,不然長時間對牙周有刺激,還容易長蟲牙,早晚刷牙,睡前刷牙更重要。刷牙之后,不要再進食。如果有牙周炎,牙根暴露,需要使用牙間隙刷。對于剛出生~6個月大的嬰兒,母親應在每次喂養(yǎng)后,將食指用清潔的紗布包好,或用棉花棒蘸溫開水輕拭舌頭、牙齦上的食物殘渣;對于6個月~1歲半的小兒,乳牙開始萌出,每次進食完畢都應擦拭牙面污物。孩子再大些可先由家長帶著刷牙(會漱口時即可使用兒童牙膏),利用孩子喜歡模仿這一點,逐漸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正確的刷牙方法
將牙刷毛(刷毛韌而軟、細,刷頭大小適當,一般覆蓋2-3個牙面)放在牙齒與牙齦交界處,刷毛與牙齒表面呈45度角,順著牙縫豎刷。刷牙時避免用力過大,以免過度磨損和刺激牙齒和牙周(導致牙齦退縮)。牙齦退縮后暴露的牙骨質很薄并易磨損,會導致其內層的牙本質更快、更廣泛地暴露。刷上牙時,從上往下刷;刷下牙時,從下往上刷;刷咀嚼面時,前后來回刷。里里外外都要刷,每個地方五六下,每次刷牙不少于3分鐘。電動牙刷只要正確地把牙刷放在牙齒表面上使用,刷牙時間可以縮短。
口腔衛(wèi)生習慣 為健康加油" width="400" height="300" src="http://img.jianke.com/article/201503/1326508095-20150306094508552.jpg" />
2、采取防齲措施
氟可以預防蟲牙。但兒童時期要防止氟素過多,否則不僅會妨礙牙齒的發(fā)育,甚至還會引起全身氟中毒。茶水中含氟量比較高,成人可經常飲用茶水,也可用含氟牙膏刷牙(幼兒不宜自行使用,以免吞下過多的氟)。
3、注意調整飲食結構
要預防齲病必須控制食糖量,同時飲食要講究粗細搭配,適當多吃些富含纖維的蔬菜、水果等。
對于兒童,應注意合理的營養(yǎng),尤其應多吃些含有磷、鈣、維生素類的食物,例如豆類制品、肉骨頭湯、海帶、牛奶、新鮮蔬菜和水果。這些食物對牙齒的發(fā)育、鈣化都有很大的好處。
兒童還應改掉兩餐間吃甜食的習慣,特別是睡前吃糖的習慣,也不要讓幼兒含著奶頭或糖果睡覺。少吃粘性甜食,如奶糖、蛋糕等。
減少酸性食物和飲料的攝入。
4、少抽煙甚至不抽煙。抽煙可以刺激牙齦,同時也是造成口腔粘膜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5、避免牙齒承受過重的壓力,盡量不用牙齒咬食過硬的食物。
6、定期進行口腔檢查
平時要注意經常自我檢查口腔,請口腔醫(yī)生檢查的具體的時限標準,一般0-5歲的兒童每隔2-3個月檢查一次,6歲以上的兒童和成人每隔0.5-1年(糖尿病患者,每3-4個月)檢查一次,以早期發(fā)現(xiàn)齲齒等口腔疾病。由于兒童的乳牙齲病發(fā)展得很快,家長要經常查看孩子的牙齒,發(fā)現(xiàn)情況,及時就醫(yī)。
每年1-2次找自己的牙醫(yī)洗牙。我們有一部分牙間隙是刷牙刷不到的,細菌及食物的細小殘渣在牙面上日積月累,并逐漸層層礦化(實驗證明菌斑24小時就可以鈣化,這是每天至少刷牙兩次的理論基礎),最終形成牙石。菌斑和牙石先導致牙齦炎,隨后病變擴展到整個牙周組織,造成牙槽骨破壞,牙齦退縮,牙根暴露,導致牙周病。洗牙不但能清除牙面一些污垢而不損傷牙齒,還有防齲齒,去口臭等防治口腔疾病的好處。
自我檢查或相互檢查
自我檢查的方法是在光線好的條件下,面對著鏡子,張口檢查牙齒的咬合面等。正常牙面為潔白或淡黃色,且有光澤。凡牙面呈白堊色無光澤就是齲病的早期表現(xiàn)。此外還應注意牙齒有無形、質的改變。
兩個人相互檢查比較好。一個人使用筷子將另一個人的頰、舌側牙面暴露出來,就能看清大部分牙面有無齲病了。
如有食物嵌塞或牙對冷、熱刺激敏感時,應警惕齲洞的可能,此時應及時檢查。
7、兒童不良習慣與牙列畸形
兒童的口腔不良習慣可能會引起多種牙頜畸形。這些不良習慣包括:①吮指習慣。由于吮指時,拇指放在正在萌出的上下前牙處,會阻止前牙正常萌出,導致閉口時上下前牙間出現(xiàn)圓形的間隙-開牙合;另外會使牙弓變窄,上前牙前突,開唇露齒。②伸舌習慣,指舌尖不停地舔牙齒,如果常將舌尖放于上下前牙之間,會導致開牙合;舌前伸抵觸下前牙可使下頜向前移位,形成下頜前凸畸形,俗稱“地包天”;舌同時抵觸上下前牙可使上下牙均向前移位,導致雙牙弓或雙頜前突。③咬唇習慣。咬上唇造成下頜前凸,上牙擁擠并向舌側傾斜;咬下唇可以使下頜后縮,下牙擁擠,上牙前凸呈“鳥嘴狀”。④偏側咀嚼,導致臉型左右不對稱。⑤咬物習慣,可導致頜面發(fā)育異常及面部不對稱。
(責任編輯:張彩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