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一項研究顯示,在傳統(tǒng)牙髓治療、手術牙髓治療或牙拔除術中,僅有少部分前磨牙(通常為第二前磨牙)牙根存在突破上頜竇底的風險。該論文8月13日在線發(fā)表于《牙體牙髓病學雜志》(JEndod)。
為定量測量前磨牙牙根與上頜竇底間的距離,該研究納入192例患者的錐形束CT矢狀面、冠狀面及橫斷面重建圖像,并對其前磨牙的各個根與上頜竇底間的距離進行測量,校正年齡、性別及前磨牙數(shù)量等因素。
結果為,研究共測量296顆前磨牙(第一前磨牙177顆,第二前磨牙119顆),第一前磨牙頰根與上頜竇底的平均距離范圍為(5.15±2.99)mm至(8.28±6.27)mm,腭根為(4.20±3.69)mm至(7.17±6.14)mm;第二前磨牙頰根距上頜竇底平均(2.32±2.19)mm至(3.28±3.17)mm,腭根為(2.68±3.58)mm至(3.80±3.71)mm。第一前磨牙牙根突入上頜竇內的概率非常低(0%~7.2%),第二前磨牙稍高(2.5%~13.6%)。年齡、性別、左右側及前磨牙是否存在等因素不影響前磨牙牙根與上頜竇間距離。
(實習編輯:徐潤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