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四軍醫(yī)大學口腔醫(yī)院兒童口腔科·軍事口腔醫(y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人員發(fā)表論文,旨在比較生理性根吸收不同階段的乳牙牙周膜干細胞(PDLSCs)的生物學特性,檢測其對破骨細胞形成和凋亡相關分子的表達情況,為解釋生理性根吸收的調控機制提供實驗依據。研究指出,不同根吸收時期乳牙PDLSCs生物學特性存在差異,RANKL、OPG與FasL的差異表達可能對生理性根吸收過程中破骨細胞的形成與凋亡起到調控作用。該文發(fā)表在2014年第10期《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上。
通過分離、培養(yǎng)處于不同生理性根吸收時期的乳牙PDLSCs(未吸收、中度吸收、重度吸收)與恒牙PDLSCs;采用流式細胞術、MTT實驗比較各組PDLSCs的免疫表型、細胞增殖能力;采用成骨、成脂誘導與茜素紅染色、油紅O染色及Real-timePCR檢測各期PDLSCs成骨成脂相關基因表達;采用Westernblot檢測各組PDLSCs的RANKL、OPG與FasL表達。
所分離獲得各組乳牙PDLSCs表達間充質干細胞標志分子,與恒牙PDLSCs相比具有較強的增殖能力。其中,重度吸收組乳牙PDLSCs與其它組相比成骨能力最強、成脂能力最差。不同根吸收時期的PDLSCs差異表達RANKL、OPG與FasL蛋白。
(實習編輯:徐潤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