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牙齒矯正太貴了!不去。
也有人說,牙齒矯正是一生中最正確的決定!
有人說,矯牙要拔牙!不去。
也有人說,矯牙后面型好看了,變得更美更自信!
有人說,戴牙套怕被人笑,矯牙越快結束越好。
也有人說,牙齒矯正要選對專家和機構,才能健康協調不反彈。......
今天,我們就來為你解答矯牙的「十萬個為什么」。
寶寶的地包天需要治療嗎?
正常的前牙咬合關系,是上牙位于下牙前面。如果下頜骨相對上頜骨較長,咬合時下頜前牙位于上頜前牙的外側,叫做「前牙反頜」,俗稱「地包天」。「地包天」是牙列的一種錯合畸形,要盡早就醫(yī),及早干預,避免畸形加重。
矯正可不可以不拔牙?
這是很多初診病人在尋求正畸治療時的提問。然而,在正畸治療過程中,醫(yī)生是總設計師。
是否拔牙,是綜合考慮病人牙列結構重建完成后,牙槽骨能容納多少顆牙齒而決定的,旨在達到健康、功能與美觀的最佳平衡效果。如果一味迎合部分患者「不想拔牙」的心理,表面上看是對患者的「尊重」,實際上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
為什么不同醫(yī)生會提出不同的方案?
找正畸醫(yī)生,好比挑選裝修公司。同一套房子,不同的裝修公司,會給出不一樣的裝修方案。矯牙也一樣。正畸治療方案是醫(yī)生從專業(yè)角度綜合評估的結果,需要權衡利弊,做出取舍,不同的醫(yī)生有不同的考量,所以制定出的方案也就不完全一樣。
為什么有人矯正還要做“手術”?
單純通過正畸來矯正牙齒是有一定限度的,正畸無法改變骨頭的長短。對于一些頜骨骨性畸形的患者,只能通過手術來改變骨頭的長短,進而調整其功能位置。
矯正復診周期越短越好嗎?
牙槽骨的成骨破骨細胞代謝周期至少需要4周時間,通常復診周期應在4周以上。
越是專業(yè)的醫(yī)生,復診間隔時間也會長一些,一般4-6周復診一次。因此,復診周期不是越短越好,可不要怪醫(yī)生「偷懶」啦!
牙齒越痛矯正越有效果?
剛戴上「牙套」時,或每次復診加力之后,牙齒會出現不適。確切地說,這種不適應該是一種酸軟,而不是通常所說的疼痛。
酸軟程度和醫(yī)生的專業(yè)水平有關。經驗豐富的醫(yī)生,他的病人戴上「牙套」后,酸軟1-2天就恢復如常了。
對于多數病人來說,酸軟一周左右都是比較正常的。酸軟程度還和患者個人的敏感程度有關,每個人戴上「牙套」之后的感覺會不同。
托槽掉落等下次復診再說?
一旦托槽掉落,應立即聯系主診醫(yī)生,及時處理。醫(yī)生是通過托槽和鋼絲等正畸裝置,來對牙齒施加一定強度和方向的力,此時每顆牙齒受力較為均衡。
托槽掉落后,原本合適的力可能會變成阻礙和破壞的力,影響整個正畸治療進程。如果出現問題后,人在外地無法趕回,可在當地正規(guī)口腔醫(yī)療機構進行應急處理,返回后立即復診。
矯正之后,一定要注意清潔問題,口唇摩擦牙齒表面,可以達到自潔的功效。
戴上牙套后,由于口唇碰不到牙面,自潔功能受到阻礙,如果得不到有效清潔,會形成牙菌斑、牙結石,進而引發(fā)齲齒、牙周炎等疾病。
一旦牙周不健康,會影響牙齒無法按預定方向正常移動。因此,矯正牙齒期間,每次飯后均應刷牙,還可輔以牙線、牙間隙刷等清潔口腔。
一口健康、整齊、美觀的牙齒,是個人修養(yǎng)、文化品位、生活態(tài)度的外在體現,有助于塑造良好形象,提升社交自信。掌握矯牙的「十萬個為什么」,矯牙,不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