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修煉的目的——長生久視
道教修煉的目的,就是為了達到老子所講的“長生久視”,或稱為“長生不死”、“長生不老”。有人以為所謂長生不死,就是形體不死,這是一種根本的誤解。道教教義認為地球尚且有壞的時候,何況人身?正確的說,長生不死乃指肉體上的長生和精神上的不死。肉體上的長生,就是在竟其天年(道教認為人的正常壽命應當是120歲)的基礎上,仍可運用修煉方法延長自己的壽命,直到肉體生命不能延續(xù)為止;精神上的不死,就是通過天人合一的修煉手段,把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無盡的宇宙運化之中,去體會生命的常在和永恒,這就是長生久視的最高境界。
?。ǘ┑兰?、道教與修煉
中國遠古文化的根源是道家文化,道家有“修道養(yǎng)壽”的古老傳統(tǒng)。據(jù)《史記》記載,道家宗祖軒轅黃帝“且戰(zhàn)且學仙”,常游天下名山求仙訪道,至百余歲時登仙而去。繼后的道祖老子,史載“百有六十余歲,或言二百余歲,以其修道而養(yǎng)壽也。”無論何種歲數(shù)為對,老子修道長春是確定無疑的。修道養(yǎng)壽,即是道家的修煉之法。老子之后的莊子,在其著作《南華真經(jīng)》之中,已經(jīng)具體述及導引、坐忘、聽息、心齋、吐納、緣督、踵息等修煉法門。據(jù)此,說明“修道養(yǎng)壽”是道家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道教出現(xiàn)之后,承襲了道家這一傳統(tǒng)。歷代仙道衣師把自己的身心作為試驗品,進行人體生命的可貴探索,創(chuàng)造了博大精深的丹道學說,形成了完整的修煉體系。道教認為只要個人努力修煉,就能使“生與道相守,道與生相保”,完善生命,生道合一,“天地有壞,這個不壞”,達到證道成真、長生久視的最高目的。
道教雖然在形式上與道家不同,增添了科儀、戒律、經(jīng)懺、祭拜等內(nèi)容,然其對于修煉之學,卻始終堅持不渝。因此道家修煉進入道教,只能說是道家文化在不同歷史階段的不同體現(xiàn)。道教發(fā)展了道家的養(yǎng)生修煉學說,并推動其在數(shù)千年中國歷史上長盛不衰。因此,修煉學說是道教的精髓,道教的一切教理教義均沿此展開。離開養(yǎng)生修煉,很難說是真正的道教。一個人倘若不懂道教修煉的內(nèi)容,就是不懂道教的信仰實質(zhì),也就根本談不上全面理解道教。
?。ㄈ┬逕捵⒅匦薜?/strong>
道教修煉,提倡“修德”。修煉講究每個人的根基,這個根基就是道德修養(yǎng)。修德是為修煉培養(yǎng)根基,所以十分重要。
首先,修德是修煉的前提。我們的本來天性,按照道書的說法,就是“內(nèi)外貞白”,即本性純潔。下生之后,因為產(chǎn)生種種物欲和妄心,逐漸使純潔天性受到蒙蔽,成為修煉的障礙。為了達到修煉的目的,就要逐漸清除這些障礙。這就必須積功累德、與人為善、多做好事,以培養(yǎng)自己柔弱、謙下、不爭的道德胸懷,逐漸使自己的心性恢復純凈,使之合于在道。所謂“人心不死,道心不生。”所以修煉之道,講究多做功德,經(jīng)云:“欲成天仙,當立一千三百善。”如果在修煉之中遇到阻礙,或是功夫停滯,皆為修德不夠的緣故。再者,修煉原不限于一世完成,而積功累德,培養(yǎng)善根,即使今生暫且不能修煉到最高境界,也可以消災免難,獲福延壽,而且來世一定能夠得到福報。所以今生與道有緣之人,都有前世的修行作為根基,我們不可自暴自棄。明白了修德,大道就在眼前,神仙人人可為,所謂“百勝日用而不知”。
因此,道家修煉,乃是一種廣義的概念,絕非狹隘的個人修持。如果人人都去清修,那么國家誰來建設?這種廣義的修煉觀,就是以修德為重,提倡道德并行。從社會意義上來說,提倡修德,使人與人之間保持融洽、和睦、真誠、互助的關系,有利于社會秩序的建立和社會環(huán)境的安定,對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是一種有益補充。道教修德,進一步還要求推誠萬物,“昆蟲草木猶不可傷”,提倡以好生之德,保護大自然,對于維持生態(tài)平衡、保護人類環(huán)境,仍有可資汲取的現(xiàn)實意義。這種廣義的修煉觀,概括起來只有一個字,就是“德”,這是一字真經(jīng)。這種廣義的道德觀,體現(xiàn)了道教出世與入世并重的特點。
?。ㄋ模┬薜屡c修煉之內(nèi)在關系
對于修煉來說,修德就是修心、修性。在丹法之中,修德、修心、修性至關重要。因為心性的變化直接決定氣的變化,《黃帝內(nèi)經(jīng)》曰:“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熱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丹書則云“靜則氣生。”古時伍子胥過昭關,一夜愁白了頭發(fā);《說岳全傳》描寫了“氣死金兀術,笑死牛皋”的故事。可見人的心性變化,影響之大,足以關系人的禍福生死。
俗話說“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道德修養(yǎng)高深的人,與人為善,樂于助人,對于內(nèi)心是一種安慰,生活得非常充實,問心無愧,心胸坦蕩,自然心平氣和,無憂無慮,所謂“德正則心安,心安則氣順。”相反,假如德行欠佳,心地不純,甚或道德敗壞,損人利已,則是心神不安,難得清靜,往往雜念叢生,對于修道是絕大障礙。
道教修煉認為:“性主七分,命主三分”,“修心下手,修心了手”,在性命雙修的內(nèi)煉體系之中,心性的修養(yǎng)至關重要。假如缺乏一定的德修作為根基,就承擔不起修煉大事,甚至爐傾鼎覆,帶來生命危險。有些過去的修煉者到達一定關鍵,終因心頭起魔而中途輟步,甚至有的在此找生,都是慘痛的教訓。
總而言之,欲要探索道家修煉的秘奧,首先必須明白,修德是根基。明白了這一點,然后才能認識道家修煉的真義。
解毒化腐。用于咽喉糜爛腫痛。
健客價: ¥5.5消毒防腐藥,用于沖洗小面積創(chuàng)面與黏膜面。
健客價: ¥7潤肺止咳,生津利咽。用于陰虛肺熱,咳嗽喘促,口燥咽干。
健客價: ¥15.5清肺熱,潤燥止咳。用于干咳,久咳。
健客價: ¥18.5健胃和中,理氣止痛。用于胃酸過多,及慢性胃炎引起的胃脘痛。
健客價: ¥18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刺痛,跌撲腫痛。
健客價: ¥116解毒化腐,用于咽喉糜爛腫痛。
健客價: ¥7.8補腎強心,壯陽通痹。用于陽痿遺精,筋骨痿軟,胸悶頭暈,氣短乏力,風濕痹痛等(也用于性機能減退的陽痿遺精,也可用于冠心病,更年期高血壓,胸悶氣短及風濕癥)。
健客價: ¥128清熱祛濕,化滯止痢。用于腸中蘊熱引起的紅白痢疾,腹痛下墜,飲食無味,四肢倦怠。
健客價: ¥23改善因慢性動脈閉塞癥引起的潰瘍、肢痛、冷感及間歇性跛行等缺血性癥狀。輔助治療動脈粥樣硬化,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糖尿病所致肢體缺血癥,大動脈。
健客價: ¥62退熱消炎,清胃利便。用于頭痛牙痛,口舌生瘡,暴發(fā)火眼、咽喉腫痛、大便不通,煩燥口渴。
健客價: ¥22滋補肝腎,活血通絡,強筋壯骨。用于骨質(zhì)疏松和骨質(zhì)疏松癥,骨折,骨關節(jié)炎,骨無菌性壞死等。
健客價: ¥38滋補肝腎,活血通絡,強筋壯骨。用于肝腎不足,瘀血阻絡所致骨質(zhì)疏松癥,癥見腰脊疼痛,足膝酸軟,乏力。
健客價: ¥39溫腎補氣,益精助陽。用于腎陽不足,精氣虧損所致的頭昏耳鳴,腰膝酸軟,驚悸健忘,陽萎不舉等癥。
健客價: ¥28溫腎補氣,益精助陽。用于腎陽不足,精氣虧損所致的頭昏耳鳴,腰膝酸軟,驚悸健忘,陽萎不舉等癥。
健客價: ¥60有鎮(zhèn)靜,利尿,活血的功效。用于驚風,癲癇,心悸,失眠,小便不利,尿痛,尿血,閉經(jīng)。
健客價: ¥15改善因慢性動脈閉塞癥引起的潰瘍、肢痛、冷感及間歇性跛行等缺血性癥狀。輔助治療動脈粥樣硬化,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糖尿病所致肢體缺血癥,大動脈。
健客價: ¥32健脾化濕,益氣固腸。用于久痢久瀉脫肛,腹脹腹痛。
健客價: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