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萬物相生相克,這些不起眼的草,也有好的一面,甚至可以入藥,今天給大家說的苦蒿就是的。
苦蒿,顧名思意和苦字脫不了干系,是的!聞起來就有苦味、你把葉子捏一把在手上,苦味就更加明顯,手上也會有余留的苦味。
【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菊科植物苦蒿的全草。
【功效】消炎,清熱,解毒。
【主治】治中耳炎,風(fēng)火眼,風(fēng)火牙痛,口腔炎,咽喉炎。
【性味歸經(jīng)】苦、涼、肺、胃經(jīng)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3錢;或搗汁。外用:搗汁滴耳、點眼或研束撤。
【別名】洋艾、魚膽草、苦艾、勁直假蓬(《云南中草藥選》)、金龍膽草(《四川中草藥通訊》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山西、河北、內(nèi)蒙古、陜西、青海、甘肅、新疆(善鄯等)、云南、四川。蘇聯(lián)中亞和西伯利亞、蒙古,伊朗有分布。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夏末秋初采收。
【拉丁名】Acroptilonrepens(L.)DC.
【英文名】all-grassofCreepingAcroptilon[3]
【考證】出自《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中藥化學(xué)成分】全草含生物堿、皂甙、酚性物質(zhì)、酸性物質(zhì)及微量的揮發(fā)油等。
還可用于割傷后止血。我記得在老家野外干活,手被鐮刀割傷后,立馬找止血的,有“蜘蛛網(wǎng)、毛蠟燭、石花、苦蒿”等。
曬干后點燃可用于驅(qū)蚊、消毒。主要利用其燃燒生成的煙,不用見明火。在老家那個時候,沒有錢買專門的驅(qū)蚊咬,就會用據(jù)木面、苦蒿,等燒成煙驅(qū)趕蚊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