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這個更復雜也更難纏的上火,不是因為吃,而是因為想,想法、念頭太多,自己又沒能力實現(xiàn)的時候,更會上火,所謂著急上火嘛。
欲望越低,人越幸福
對此,有個公式:
欲望—實力=上火,欲望和實力差得越多,越容易上火。
這個公式是中國中醫(yī)科學院陳小野教授的原創(chuàng),因為他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人比過去的人更容易上火,而這并不是身體的火力過旺使然,而是因為雜念多。過去社會的機會不如現(xiàn)在多,生活也沒有現(xiàn)在好,但過去人的幸福感卻比現(xiàn)在強,為什么呢?
因為相對閉塞、落后的時候,人們的視野小,見識窄,欲望也就低,一畝三分地,老婆孩子熱炕頭就覺得幸福了,現(xiàn)在不是,你有三分地,人家還有萬頃良田。
但是,欲望大了,人的本事跟不上,就會眼看著機會得不到,便宜沾不上而干著急,因為著急而上火。更麻煩的是,欲望的擴大非常容易,所以才有“欲壑難填”這個成語嘛,但是能力的提高卻因人而異,當人過高估計自己時,就更容易上火,因為他總覺得自己的目標是對的,比如覺得就該每年給自己加薪一次,自己的業(yè)績就應該得到贊許,但并不知道這個目標已經(jīng)超過自己的實力,并不知道瞄準這個目標開始,就是在自己為難自己。
這樣一來,一旦結(jié)果和愿望不符,自然要生氣,要上火,他們即便在飲食上非常注意,但也攔不住上火的發(fā)生,不是因為外因,而是因為自己,他們被欲望,被自己設定的目標拽得不得安生。
怎樣從根本上“滅火”?
既然如此,解決的辦法也簡單,減少欲望、降低目標。很多人信奉了宗教之后,心里會平靜很多,甚至疾病因此逐漸恢復,因為不管哪種宗教,就是以不同的理論達到減少欲望的目的。換句話說,就算你不信教,只要能自身調(diào)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達到“大隱隱于市”的效果,就會不上火,俗話說的“心靜自然涼”也包含這種意思。
除了減少欲望,降低目標,已經(jīng)上火的人也可以借助藥物,肺火胃火者適合單純的去火藥,比如黃連上清,牛黃解毒之類,對他們來說,瀉肚就是瀉火。但因為欲望超過實力而導致的心火,不僅不能通過瀉肚來去除,而且心火最容易傷陰,去心火必須配合補腎水,為的是使水火相濟,把浮越在上面的火引下來,什么時候就屬于心火,需要引火歸元了呢?
典型的表現(xiàn)是:心煩,失眠,舌尖紅,口瘡長在舌尖上,小便黃。這時候可以試試“牛黃清心丸”,但更多的上火是慢性的長期的,那些未遂的欲望已經(jīng)成了心結(jié),會無聲無息地傷陰,他們可能已經(jīng)過了失眠心煩這種心火旺盛的階段,只是頭面部不斷有類似上火的感覺,比如長痘痘,眼睛紅腫,干澀,慢性咽炎,頭昏,血壓高,但腰以下部位卻明顯的怕冷,無力,或者是自己都能感覺本身是個虛性體質(zhì),卻不斷的上火,這就是水火不濟的結(jié)果。
佟道的“清安足貼”就是為這種水火不濟者量身定做的,把它貼在足底涌泉穴上,第二天早上揭掉,晚上入睡前再貼,如此三五天后就會感到明顯的效果,貼之前最好在藥貼上滴上幾滴醋,這樣能加強藥物的滲出,如此堅持兩周左右,將腎水培補茁壯了,才能自動的引火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