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介紹過了中藥的紫蘇,今天就來介紹出自同一植物的蘇梗。蘇梗是唇形科植物皺紫蘇或尖紫蘇等的莖枝,有寬胸利膈、順氣安胎的功效。
藥用蘇梗
《本草蒙筌》:“下諸氣略緩,體稍虛者用宜。”《本草崇原》:“主寬中行氣,消飲食,化痰涎。治噎膈反胃,止心腹痛。”《藥品化義》:“蘇梗,能使郁滯上下宣行,凡順氣諸品惟此純良。”
蘇梗與蘇葉性味相同,但蘇梗發(fā)表之力略弱,理氣之功更強(qiáng);蘇梗與蘇子相比下氣之力略緩,攻實(shí)之勁不足。紫蘇梗性和緩不燥,可單用,也可與陳皮、木香、砂仁等合用,以增強(qiáng)行氣、理氣、止嘔的效果。
每天認(rèn)識(shí)一味中藥——紫蘇
中醫(yī)散文欣賞丨紫蘇,時(shí)光里的優(yōu)雅
蘇梗能散表寒,發(fā)汗力較強(qiáng),用于風(fēng)寒表證,見惡寒、發(fā)熱、無汗等癥,常配生姜同用;如表證兼有氣滯,可與香附、陳皮等同用。蘇梗用于脾胃氣滯、胸悶、嘔惡,不論有無表證,均可應(yīng)用,都是取其行氣寬中的功用,臨床常與藿香配伍應(yīng)用。蘇梗能行氣安胎,常配砂仁、陳皮同用,治療妊娠惡阻、胎動(dòng)不安。
蘇梗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皺紫蘇或尖紫蘇等的莖枝。秋季果實(shí)成熟后采割,除去雜質(zhì),曬干,或趁鮮切片,曬干。
【異名】紫蘇梗、紫蘇莖、紫蘇桿、蘇枝。
【性味】味辛,性溫。
【歸經(jīng)】歸脾、胃、肺經(jīng)。
【功能與主治】蘇梗有寬胸利膈、順氣安胎的功效,主治胸脘痞悶、氣滯、脘腹脹、噯氣、嘔吐、噎嗝反胃等癥,兼治胎動(dòng)不安。此藥在治療脾胃痛時(shí)相當(dāng)常用。
【適用人群】脾胃氣滯、痞悶作脹、脘腹及胸脅脹痛、噯氣、嘔吐、噎嗝反胃、不思飲食者。胎氣不和、胎動(dòng)不安、惡心嘔吐的孕婦。水腫腳氣者。
【注意事項(xiàng)】陰虛者不宜多用。
【用法用量】蘇梗多煎汁內(nèi)服,也可入散劑。煎服用量在5~10克。
食膳與實(shí)際應(yīng)用
蘇梗以老而粗壯、外皮紫棕色、分枝少、香氣濃者為佳。一般秋末采收的為老蘇梗,夏末隨蘇葉一起采收的為嫩蘇梗,常做菜食或調(diào)料用。從療效上看,老蘇梗優(yōu)于嫩蘇梗。
蘇梗食療
蘇梗陳皮茶
治療胸腹氣滯脹悶、不思飲食
【功效】
此茶可化解脾胃氣滯,常用于胸腹氣滯脹悶、不思飲食等癥。
【食療藥膳】
蘇梗、陳皮各10克。將蘇梗、陳皮一同放入茶壺中,沖入沸水,浸泡15分鐘后即可飲用。每日1劑,代茶頻飲。
【適用人群】
適合脾胃氣滯所致胸脅及脘腹脹悶、脹痛、噎嗝反胃、嘔吐、不思飲食者飲用。四季皆宜飲用。
【禁忌】
胃熱嘔吐者不宜。
蘇梗降逆湯
健脾益氣,理氣消積
【功效】
此方為經(jīng)驗(yàn)方,既能健脾益氣,又能理氣消積,主治胃脘痞脹不適、噎嗝等癥。
【食療藥膳】
蘇梗10克,木香6克,山藥12克。將蘇梗、木香、山藥一起放入砂鍋,加適量水,煎煮、取汁2次,每次煮30分鐘,再把兩次取的汁混合均勻。每日1劑,分2次服用。
【適用人群】
適合脾胃虛弱、胃寒氣滯、脘腹痞脹不適、噎嗝者飲用。秋、冬季節(jié)尤宜。
【禁忌】
胃有實(shí)熱者不宜。
全球健康新闻资讯,关注开启新健康
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用于肺胃熱盛所致的...
健客價(jià): ¥19.8生精補(bǔ)髓,益氣養(yǎng)血,強(qián...
健客價(jià): ¥19.9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用于肺胃熱盛所致的咽...
健客價(jià): ¥13舒肝理氣,散郁調(diào)經(jīng)。用于肝氣不...
健客價(jià): ¥51.8透竅消腫,祛風(fēng)退熱。用于慢性鼻竇炎...
健客價(jià): ¥25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用于肺胃熱盛所致的咽喉...
健客價(jià): ¥16.9清熱利濕,利膽排石。用于濕熱蘊(yùn)毒...
健客價(jià): ¥20降氣化痰,止咳定喘。用于風(fēng)寒...
健客價(jià): ¥25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用于肺胃熱盛所致的咽喉...
健客價(jià): ¥7.8補(bǔ)脾健胃,利濕止瀉。用于脾胃虛弱...
健客價(jià): ¥26.5煎藥
健客價(jià):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