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時間還不足以完全感受澳門這個地方雖然地方不大,可是卻很值得慢慢品味,有著典型彩色葡式的建筑,有著美麗的教堂,夾雜著各種圖案鋪的很整齊的石子路,也有著獨具中國味道的亭臺樓閣。雖然有些地方依舊沒有去到但是已然很滿足,用大嘴的話說:她把她兩個月走過的有意思的地方都濃縮到這兩天了,有機會我還是會再次來到這個地方,然后慢慢游走,吃著蛋撻豬扒、看看美景。。。
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位于澳門半島大三巴斜港,是圣保祿教堂正面前壁的遺跡,右邊鄰近大炮臺和澳門博物館,距今已有350多年歷史,是澳門最為大眾熟悉的標志。“三巴”是“圣保祿”的譯音,又因教堂前壁遺跡貌若中國傳統(tǒng)的牌坊,所以稱大三巴牌坊,此景點已于2005年7月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游覽大三巴牌坊,除欣賞巍峨壯觀的前壁之外,更要留意牌坊(前壁)上精致的浮雕及其含義。參觀完牌坊,可以到內(nèi)側廣場的天主教藝術博物館參觀。
大炮臺
用以防范海盜,后轉為軍事設施區(qū)。昔日炮臺高踞澳門市中心,負起防衛(wèi)之責,為一軍事重點。大炮臺上的古炮在1622年抵御荷蘭人的入侵時,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大炮臺上原有一座南歐式的建筑,初為兵營,后為氣象臺的所在地。1998年,澳門博物館在這里落成。博物館共有三層,通過展品向參觀者展現(xiàn)在數(shù)百年當中,居住在澳門的不同民族和平共處的生活狀況、歷史面貌以及當代澳門城市生活的特色和對未來的展望。
玫瑰堂
圣道明會院由1587年從菲律賓到達澳門的西班牙修士興建,其后不久由葡萄牙信徒管理,教堂為供奉玫瑰圣母而建,最初用樟木興建,所以也被人稱為“板樟堂”,后換上現(xiàn)今的抹上灰漿的實心磚。教堂內(nèi)還存有許多富有奇趣的油畫及雕像,尤以耶穌基督像最為著名。1997年澳門政府對教堂進行了全面維修工程,并在樓高三層的鐘樓內(nèi)設立了一所圣物寶庫,收藏了超過300件澳門天主教珍貴文物,包括彌撒用品和木雕圣像等珍品。
媽祖閣(媽閣廟)
媽祖閣坐落在澳門東南方,媽閣山西面山腰之上,守望著珠海,是澳門媽祖文化的象征,也是澳門三大禪院中最古老的一座,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此景點已于2005年7月隨著澳門歷史城區(qū)一并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媽祖閣早期稱娘媽廟、天妃廟或海覺寺;后定名為“媽祖閣”,華人俗稱“媽閣廟”。媽閣廟前地是葡萄牙人最早登陸澳門的地方,正是中葡文化融合的起點。媽閣廟前的葡式碎石與媽閣廟中式設計成強烈對比,正好體現(xiàn)中西交融。
議事亭前地
議事亭前地坐落在民政總署總部對面,整個廣場由碎石子鋪成波浪狀,附近道路已辟為行人專用區(qū),周圍有長椅,所以人們都喜歡聚集在這里談天和休閑。在廣場的中央矗立著一座噴泉,它同時也是這里的標志?,F(xiàn)今,噴水池上擺放著象徵葡萄牙航海遠征的天球儀,晚上配上燈光效果讓議事亭前地生色不少。這里商店林立,從以往到現(xiàn)在都是繁盛的商業(yè)區(qū),更因設有不少手信店而吸引旅客到此購物。
黑沙海灘
黑沙海灘位于澳門的離島路環(huán)島上,是天然的海灘,也是澳門著名的天然海浴場,“黑沙踏浪”是澳門八景之一。海灣呈半月形,坡度平緩,灘面廣闊。附近有一片松林,蒼翠茂密;旁邊建有寬廣的停車場、公共汽車站及各式小食店。海灘入口附近有黑沙公園。黑沙的特色在于黝黑、幼滑的細沙,海灘因而得名。據(jù)說,黑色的細沙是由于海洋特定環(huán)境形成的黑色次生礦海綠石所致。“海綠石”受海流影響,被搬運至近岸,再經(jīng)風浪攜帶到海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