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南補北”法,源出《難經(jīng)·七十五難》,它以“虛則補其毌,實則瀉其子”的整體觀法則,廣泛而靈活的指導(dǎo)中醫(yī)各科臨床,這種理論和方法,近年來運用于針灸臨床治療高血壓病,效果滿意。
治療方法:按《難經(jīng)·七十五難》所述“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的方法進行治療。
瀉南取穴:行間,從太沖穴進針,透達本穴,先補后瀉;大陵,向上逆經(jīng)透向內(nèi)關(guān)穴,瀉法。
補北取穴:曲泉、太溪透昆侖、復(fù)溜,均用補法。
輔助取穴:曲池、豐隆,先補后瀉。
病情較重者,每日針治1次,一般者均可間日1次,20天為一個療程,休息5~7天,再行下一個療程??蛇B續(xù)針治2~3個療程。
病案:
李某,男,58歲,公司職員,2008年1月14日初診。
主訴:頭脹且痛10余年,半年來有加重感。
刻診:頭脹且痛,夜間加重,眩暈,視物不清,耳鳴重聽,胸悶心悸,背部發(fā)涼,惡心欲吐,口舌干澀,體倦肢軟,行路不穩(wěn),常因頭昏而跌倒,上癥時重時輕,每遇情志不遂而癥狀加重。既往有慢性肝病史。
檢查:體豐神呆,顏面潮紅,語言高昂,脈弦數(shù),舌質(zhì)赤,苔白干,下肢浮腫,血壓190/110mHg,腦血流圖檢查提示:椎一基底動脈血管緊張度增高,彈性減弱。
印象:頭痛、眩暈證(Ⅱ期高血壓?。?/p>
辨證論治:情志不和,肝氣郁結(jié),木失疏泄,郁久化火,火盛陰傷,腎水虧于下,不能滋養(yǎng)肝木,肝陽亢于上,逆擾清空,標(biāo)實甚過本虛,急宜治標(biāo),標(biāo)本兼顧,瀉南補北并用而重在瀉南。
取穴與效果:按上法針行間、大陵、曲泉、太溪、復(fù)溜、曲池、豐隆加中渚、陽陵泉,每日針治1次。施術(shù)20次后,諸癥悉平,血壓穩(wěn)定在150/90mHg左右,腦血流圖復(fù)查大致正常。隨訪6個月血壓穩(wěn)定如上,精神較適。
按:根據(jù)本病臨床表現(xiàn),類屬中醫(yī)學(xué)眩暈、頭風(fēng)、中風(fēng)范疇。《素問·至真大論》有“諸風(fēng)掉眩皆屬于肝”,《靈樞·海論》有“髓海不足,則腦轉(zhuǎn)而鳴”的記載。本病由肝腎陰虛,肝陽上亢,上實下虛,且肥人氣虛多濕,氣不布津,火灼為痰,閉阻經(jīng)隧,清空不利。肝陰虛當(dāng)補腎水,肝陽亢需瀉心火,用瀉南補北之法,從而達到水旺液充,火衰陽潛,于是復(fù)歸于平。
五臟分五方配屬五行,以生克乘侮規(guī)律的學(xué)說,說明整體觀念法則,指導(dǎo)中醫(yī)各科臨床。具體在針灸方面,經(jīng)絡(luò)可以從臟腑所屬分配五行,十二經(jīng)肘膝以下的五俞穴也分屬五行。五行相生,謂之子母關(guān)系,于是子虛補其毌,毌實瀉其子,就成為治療選經(jīng)用穴的一種規(guī)律。所以說水為木毌,肝陰虛當(dāng)補腎水,火為木子,肝陽旺(實)宜瀉心火,腎水充則肝陰得滋,心火平則肝陽不亢,故取腎經(jīng)、肝經(jīng)、心包經(jīng)之穴。
肝經(jīng)滎穴行間屬火,以瀉肝陽,大陵心包經(jīng)俞穴屬土(火之子),火實瀉其子,一從太沖透至本穴行間,一從大陵本穴透向內(nèi)關(guān),二穴用逆經(jīng)而刺,為迎而奪之的瀉法,這是治標(biāo),稱瀉南之法。
曲泉肝經(jīng)合穴屬水,可補肝陰,太溪腎經(jīng)原穴益腎水;復(fù)溜腎經(jīng)經(jīng)穴屬金(水之毌),與太溪順經(jīng)取刺,為隨而濟之的補法,這是治本,又稱補北之法。
輔助之穴曲池合穴屬土,豐隆絡(luò)穴,二穴瀉之有泄熱滌痰之效,補之可助中土運化之用。本例加中渚(俞穴屬木)可療耳聾治標(biāo);陽陵泉(合穴屬土)可泄肝膽之火,二穴分屬手足少陽經(jīng),足少陽經(jīng)之支脈皆“從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厥陰風(fēng)火可直接波及少陽而致耳聾重聽;陽陵泉與曲池相伍,能治肢體倦軟,且可舒達肝氣。
瀉南補北的治法,宜分標(biāo)本,急則治標(biāo),緩則求本,但不必拘泥先后。對一般病人用先補后瀉,為先補北方而瀉南方,但上例,標(biāo)實甚過本虛,使用連日針刺,以急則治標(biāo)著重于瀉南之法為先,而補北次之。
總之本癥符合丹溪所說的“陽常有余,陰常不足”,故瀉南補北正是損其有余,益其不足,以求達到陰平陽秘之目的。
降血壓,強筋健骨。適用于高血壓,頭暈?zāi)垦?,腰膝酸痛,筋骨痿軟等癥。
健客價: ¥25降血壓、強筋健骨、適用于高血壓,頭暈?zāi)垦?,腰膝酸痛,筋骨痿軟等癥。
健客價: ¥11.5降血壓,強筋健骨。適用于高血壓,頭暈?zāi)垦?,腰膝酸痛,筋骨痿軟等癥。
健客價: ¥12降血壓,強筋健骨。適用于高血壓,頭暈?zāi)垦?,腰膝酸痛,筋骨痿軟等癥。
健客價: ¥21降血壓,強筋健骨。適用于高血壓,頭暈?zāi)垦?,腰膝酸痛,筋骨痿軟等癥。
健客價: ¥7降壓。用于高血壓。
健客價: ¥26降壓藥。用于高血壓癥。
健客價: ¥15清熱熄風(fēng),平肝降逆。用于虛火上升引起:目眩頭暈,腦中脹痛,頸項強直,顏面紅赤,煩燥不寧,言語不清,頭重腳輕,行步不穩(wěn),知覺減退。
健客價: ¥65絞股藍總甙片:養(yǎng)心健脾,益氣和血,除痰化瘀,降血脂。用于高血脂癥,見有心悸氣短,胸悶肢麻,眩暈頭痛,健忘耳鳴,自汗乏力或脘腹脹滿等心脾氣虛,痰阻血瘀者。 同仁堂三七粉: 跌打瘀血、外傷出血、產(chǎn)后血暈、吐血,衄血等血癥,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 荷氏魚油軟膠囊:輔助降血脂。
健客價: ¥299平肝潛陽,息風(fēng)活血,通絡(luò)止痛。用于肝陽上亢、瘀血阻絡(luò),頭暈,目眩,頭痛,煩躁及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20治療輕、中度高血壓,對重度高血壓可與其他降壓藥合用。
健客價: ¥15清熱鎮(zhèn)驚、平肝降壓。用于胸中郁熱,肝陽上亢引起的頭目眩暈、項強腦脹、心悸多夢、煩躁起急、高血壓癥。
健客價: ¥22降壓。用于高血壓。
健客價: ¥30降壓,用于高血壓癥。
健客價: ¥18降壓。用于高血壓癥。
健客價: ¥13補腎,平肝,清熱。用于腎虛肝旺之高血壓癥。
健客價: ¥32降壓。用于高血壓癥。
健客價: ¥16清心化痰,平肝安神。用于心肝火旺、痰熱壅盛所致的頭暈?zāi)垦!㈩^痛失眠、煩躁不安;高血壓病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32平肝降火,利濕化瘀。適用于高血壓病合并高脂血癥之肝火亢盛證,癥見頭痛眩暈,耳鳴目脹,面赤,脈弦等。
健客價: ¥25滋腎,清肝,瀉火。用于肝陽、肝火上炎所致頭痛眩暈,目赤耳鳴,血壓升高。
健客價: ¥20降低血壓。用于高血壓及其引起的頭痛、目眩。
健客價: ¥15清心化痰,平肝安神。用于心肝火旺、痰熱壅盛所致的頭暈?zāi)垦?、頭痛失眠、煩躁不安;高血壓病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11清心化痰,平肝安神。用于心肝火旺,痰熱壅盛所致的頭暈?zāi)垦?、頭痛失眠、煩躁不安;高血壓病見上述癥候者。
健客價: ¥38平肝潛陽。用于肝陽上亢所致的眩暈,癥見頭暈、頭痛、項強、血壓偏高。
健客價: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