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年來,中國人把食物研究得透透徹徹,對食物的藥用價值同樣也弄得清清楚楚。
中醫(yī)學(xué)常稱食物有“五性”,即寒性、涼性、溫性、熱性、平性,就好像我們?nèi)梭w也分為各種體質(zhì)一樣。
中醫(yī)理論
凡是能夠治療熱證的食物,大多屬于寒性或涼性,但寒涼性的食物卻有抑制、損傷人體陽氣的不良反應(yīng);
相反,凡是能夠治療寒證的食物,大多數(shù)屬于溫性或熱性,但是溫?zé)嵝缘氖澄飬s有助熱燥火的弊端;
而平性食物是指性質(zhì)比較平和的食物,常見的食物中,以平性食物居多,適合大多數(shù)人食用。
寒性食物
主要包括空心菜、竹筍、苦瓜、海帶、紫菜、草菇、柿子、楊桃、西瓜、獼猴桃、甘蔗、柚子、香蕉、桑葚、烏魚、田螺、蚌、鴨蛋(性微寒)、馬肉、水獺肉、螃蟹、海螃蟹、蛤蜊(沙蛤、海蛤、文蛤)、牡蠣肉、蝸牛、蚯蚓、醬油、面醬、鹽、金銀花、苦丁茶、茅草根、蘆根、白礬等。
提示有熱性病癥以及火氣較重的人應(yīng)多吃這類食物。
涼性食物
主要包括粟米、小麥、大麥、蕎麥、苡仁、綠豆、黃花菜、芹菜、菠菜、莧菜、豆腐、冬瓜、茄子、蓮藕、絲瓜、黃瓜、番茄、蘋果(性微涼)、梨子、柑子、草莓、橙子、羅漢果、枇杷、水牛肉、鴨肉、兔肉、馬奶、蛙肉(田雞)、魚、鮑魚、綠茶、蜂蜜、蜂王漿、啤酒花、槐花(槐米)、菊花、薄荷、胖大海、白芍、沙參、西洋參、決明子等。
提示這類食物不及寒性食物寒,因此上火的人可多吃,一般人也可選擇。
溫性食物
糯米、黑米、高粱、韭菜、香菜、大蒜、蔥、生姜、南瓜、木瓜、荔枝、紅棗、檸檬、石榴、杏、楊梅、桃、檳榔、松子仁、核桃仁、櫻桃、佛手柑、黃牛肉、羊肉、狗肉、雞肉(微溫)、麻雀肉、鹿肉、羊奶、帶魚、黃鱔、蝦、紅糖、花椒、小茴香、八角、酒、砂仁、醋、咖啡、桂花、人參、當(dāng)歸、何首烏等。
提示這類食物適合大多數(shù)人食用,但不適合有熱性病、陰虛火旺體質(zhì)的人。
熱性食物
主要有辣椒、胡椒、肉桂等。
提示熱性病、陰虛火旺體質(zhì)的人忌食,一般人也不應(yīng)多吃。
平性食物
我們平時所吃的食物大多都是平性的,有大米、玉米、青稞、番薯、芝麻、豌豆、扁豆、蠶豆、黃豆、黑大豆、赤小豆、燕麥、山藥、蘿卜(微涼)、黑木耳(微涼)、胡蘿卜、包菜、茼蒿、大頭菜、青菜、母雞頭、豆豉、豇豆、土豆、海蜇、香菇、平菇、猴頭菇、葫蘆、李子、花紅、菠蘿、葡萄、橄欖、葵花子、南瓜子、蓮子、花生、白果、榛子、山楂、板栗、豬肉、豬心、豬腎、豬肝、雞蛋、鵝肉、驢肉、刺猬肉、鴿子肉、鵪鶉、阿膠、牛奶(微涼)、酸牛奶、人奶、甲魚(微涼)、龜肉(微溫)、干貝、泥鰍、鰻魚、鯽魚、青魚、黃魚、烏賊魚、魚翅、鱸魚、銀魚、鯉魚、鯧魚、鮭魚、鯊魚、海參(微涼)、白糖、冰糖(微涼)、豆?jié){、枸杞子(微溫)、靈芝、銀耳(微涼)、燕窩、玉米須、黃精、天麻、黨參、茯苓、酸棗仁、菜油、麻油、花生油、豆油、麥芽糖等。
提示一般來說,平性的食物都是適合各種人食用的。
此外,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人體的性質(zhì)也會相應(yīng)受到影響,飲食習(xí)慣也會發(fā)生相應(yīng)的變化。例如冬季大多進(jìn)補(bǔ)牛羊肉、狗肉,夏季食苦,都是季節(jié)氣候所決定的。
隨著地域的變化,我國北方和南方的飲食習(xí)慣皆不相同,各具特色,均是為了適應(yīng)當(dāng)?shù)氐沫h(huán)境特征。
不同季節(jié)、不同地域、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條件下,身體情況都不一樣,由此可見,進(jìn)補(bǔ)需要“知己知彼”,清楚自己的情況,還要了解食補(bǔ)的性質(zhì)。正所謂:食者亦是藥,則其適者而食之,在于天時地利人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