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初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在抗精神病藥的基礎上聯(lián)用二甲雙胍1000mg/d可顯著改善血脂異常及其他大多數(shù)代謝指標;
二甲雙胍改善胰島素抵抗的效應發(fā)生于改善血脂異常之前。
抗精神病藥可導致一系列嚴重的代謝副作用,如近期一項針對亞洲人群的研究顯示,接受抗精神病藥治療后,多達66%的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存在血脂異常。二甲雙胍可改善抗精神病藥所致體重增加及胰島素抵抗,而后者與脂蛋白代謝異常存在明確的聯(lián)系。然而,對于抗精神病藥治療后已出現(xiàn)體重增加和/或胰島素抵抗的患者而言,聯(lián)用二甲雙胍對血脂異常的改善作用尚不清楚。
一項1月26日在線發(fā)表于《分子精神病學》(IF14.496)的研究中,第一作者、中南大學湘雅二醫(yī)院的吳仁容教授等針對兩項隨機對照研究進行了匯總分析,旨在針對初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探討二甲雙胍對抗精神病藥所致血脂異常的療效,以及胰島素抵抗在該藥療效中所扮演的角色。共有201名存在血脂異常的精神分裂癥患者(年齡18-40歲)被納入分析,這些患者被分入二甲雙胍組(1000mg/d,n=103)或安慰劑組(n=98),治療時間24周,并于基線、12周及24周接受了評估。研究主要轉(zhuǎn)歸為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
研究最初3天,二甲雙胍的劑量為250mg,一天兩次,分別于午餐及晚餐前服用;從第4天開始,二甲雙胍或安慰劑的劑量增加至500mg,一天兩次。研究過程中,患者所使用的抗精神病藥(氯氮平、奧氮平、利培酮和舒必利)劑量維持不變。
研究結(jié)果
▲LDL-C值:基線時,二甲雙胍組與安慰劑組的平均差(前者-后者)為0.16mmol/L;研究24周時,這一數(shù)字為–0.86mmol/L,絕對變化值為1.02mmol/L(P<0.0001)。
▲治療后LDL-C超標者比例:研究中,LDL-C≥3.37mmol/L被視為血脂異常的標準之一;治療24周時,二甲雙胍組的這一比例為25.3%,顯著低于安慰劑組的64.8%(P<0.001)。
▲其他代謝指標:相比于安慰劑,二甲雙胍還可顯著改善體重、體重指數(shù)、胰島素、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總膽固醇及甘油三酯,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以體重為例,二甲雙胍組與安慰劑組的體重平均差從基線時的-0.60kg增加至24周時的-2.1kg(P=0.0007);然而,二甲雙胍對空腹血糖無顯著影響。
▲時間關系:二甲雙胍對體重和胰島素抵抗的改善出現(xiàn)于第12周,并在第24周進一步改善,而對血脂異常的改善效應在第24周時方有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該藥改善胰島素抵抗的時間點早于改善血脂異常。
▲不良反應:兩組無顯著差異;研究中未出現(xiàn)低血糖;研究期間所有受試者的血乳酸水平、肝腎功及心電圖均正常,無嘔吐及乳酸性酸中毒的情況出現(xiàn)。
據(jù)研究者介紹,該研究為首項探討二甲雙胍改善初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抗精神病藥所致血脂異常的臨床研究。結(jié)果顯示,二甲雙胍對絕大多數(shù)代謝指標均有顯著的改善效應;另外,胰島素抵抗與血脂異常的改善存在時間上的序貫關系。
研究者同時指出了研究的局限之處,如未能基于抗精神病藥種類探討其對血脂的影響、未對催乳素、血清維生素B12及葉酸等指標進行監(jiān)測等。然而,盡管存在上述缺陷,本研究清晰地表明(hasshownclearly),在抗精神病藥的基礎上聯(lián)用二甲雙胍可改善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血脂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