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是指各種原因所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胃粘膜的炎癥改變,分為急性和慢性胃炎兩種。
急慢性胃炎的區(qū)別
(一)急性胃炎:
引起急性胃炎的原因多種多樣,可由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如沙門氏菌屬、嗜鹽菌感染等。
物理性因素,如進食過快或食入過燙、過冷的食物等。
化學性因素,如誤入強酸、強堿、高濃度的水楊酸鹽類、金霉素、氯化銨、大量飲酒等。以上各因素均可引起急性胃炎。
(二)慢性胃炎:
引起慢性胃炎的原因主要是急性胃炎未得到及時治療而經(jīng)久不愈或反復發(fā)作。
胃粘膜受到辣椒、烈酒、水楊酸類藥物的長期慢性刺激,或缺乏正常營養(yǎng)物質,如蛋白質、B族維生素等,使胃粘膜變性。
還有胃本身的機能異常,如心力衰竭或門脈高壓引起胃淤血,以致胃壁組織缺氧、營養(yǎng)發(fā)生障礙,胃酸分泌減少,細菌易在胃內繁殖。
性胃炎根據(jù)病變及病程,又分為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3種。
飲食保健
急性胃炎患者飲食養(yǎng)生保健原則:
1、患者在急性期常有嘔吐,腹瀉等癥狀。因失水較多,在飲食上應注意補充大量液體,可供給鮮果汁,藕粉,米湯,雞蛋湯等流質食物,并應大量飲水,以緩解脫水并加快毒素的排泄。
2、待病情緩解后,可給少渣半流食,逐漸過渡到少渣軟飯。飲食內容應無刺激,少纖維,如大米粥,面片湯,并可適量選用饅頭干等。
3、補充適量蛋白質。
4、為減輕胃腸負擔,應少食多餐,一日進餐5~6次較為適宜。
慢性胃炎患者飲食保健治療原則:
1、應設法消除誘發(fā)因素。如徹底治療慢性胃炎,避免對胃有刺激的辣、硬的飲食及藥物,治療口腔及咽喉部慢性感染等。
2、進食易消化無刺激性的食物,如半流質或少渣飲食。
3、少量多餐,忌機械性、化學性刺激的食物和生冷的食物。
4、宜供給豐富的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的食物,如新鮮嫩葉蔬菜。
5、凡胃酸過多者,應禁食濃雞湯等濃縮鮮湯、酸性食品、大量蛋白質等,避免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宜進食豆奶,菜泥,粥等。
補水:白開水并沒有什么營養(yǎng)成分,只是經(jīng)過一個晚上,人體消耗了一些水分,可用其來補充、平衡身體的水分。
粥養(yǎng)胃:粥類容易消化,尤其八寶粥,里面含有花生、杏仁、白糖等,熱量更高更豐富,對胃有好處。而新鮮的花生富含蛋白質、脂肪,能有效地保護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