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腎病是全世界范圍內(nèi),最常見的原發(fā)性腎小球疾病。在亞洲的發(fā)病率,明顯高于歐洲和北美,種族差異較大。
得了IgA腎病后,很多人都懼怕自己在不久的將來患上尿毒癥,特別是看到一些言論說“IgA腎病,20年后會有40%的人腎衰竭,如何如何......”。
與其糾結IgA腎病,最終到底有多少人、多大比例會患上尿毒癥,不如多關心關心自己的情況。
畢竟有相當大一部分得了IgA腎病的人,這輩子并不會走入尿毒癥。從那些得了腎病,一輩子照樣相安無事的患者中去學習,學習有哪些方面可以避免或延緩尿毒癥的發(fā)生,少走彎路。
哪些IgA腎病患者,基本不會腎衰竭?
綜合目前已有的研究數(shù)據(jù)分析:
腎功能正常,在隨訪過程中,蛋白尿小于0.5g,血壓控制在小于130/80mmHg范圍。
這部分IgA腎病患者,得尿毒癥的可能性不大。
當然,沒有打包票說這部分患者一定不會患上尿毒癥,原因是,總有一些意外情況出現(xiàn)。
比如“作死型”,亂吃藥引起腎衰竭;
或者后又患上其他疾病,如糖尿病,加重腎臟損傷,等其他情況存在。
憑什么這么說?
關于IgA腎病患者的預后,其實已有一些調查分析。
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來自于南北兩大醫(y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和南京軍區(qū)總醫(yī)院的這兩份研究。
分別是針對703例和1155例中國IgA腎病患者,長期隨訪數(shù)據(jù)。
校正了其他風險因素以后,我們可以看到:
蛋白尿始終大于1g的患者,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人發(fā)生不良結局(血肌酐倍增或者患尿毒癥)。而蛋白尿小于0.5g的,基本保持成一條水平線,也就是說,這部分患者腎功能保持得很好,幾乎沒有惡化。
除了尿蛋白,其他重大影響預后的風險因素,包括:
發(fā)現(xiàn)時的腎功能狀態(tài),如果已經(jīng)有腎功能不全,那么腎衰風險會增大。普遍認為,當腎小球濾過率小于30ml/min/1.73m2,那么發(fā)生尿毒癥不可避免。
血壓情況,血壓控制不好的,風險也會增加。目前的證據(jù)仍然支持,對于蛋白尿患者,強化降壓治療,把血壓控制到130/80mmHg以下,預后更好。另外的預測指標,如血尿情況,存在爭議。
不要管比例,把自己管好
雖然IgA腎病,目前缺乏特效療法,但是并不代表醫(yī)生們對這個疾病沒辦法。
隨訪過程中,持久保持好的指標,可以使得腎衰竭的風險變得很低。
我們決定不了得不得病,但是得病后有明確方向,值得大家努力:早點重視和正視自己的病情,持續(xù)控制好自己的蛋白尿、管理好血壓,這些對IgA腎病預后往往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之所以醫(yī)生不希望患者老去緊盯著一些數(shù)據(jù)比例,天天以淚洗面,是因為數(shù)據(jù)是會“騙人的”。
打個簡單比方,假如一份研究,他研究的對象,多是嚴重的腎病患者,另一份調查的都是很輕的腎病患者,那么它們得出來的腎衰比例肯定相差非常大。雖然它們都是真實的數(shù)據(jù),只是沒有專業(yè)人士為您解讀,會造成不必要的恐慌,打擊抗病的信心。
腎友對待自己最好的辦法,不要管比例,管好自己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