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20%–30%抗腎小球基底膜(GBM)病患者同時存在抗髓過氧化物酶(MPO)抗體。
既往研究在多數(shù)兩者均陽性的患者血清中檢測到了MPO重鏈N末端(1H,MPO279–409)的線性片段。近期,Jian-nanLi等人研究了抗GBM病患者血清中抗1H衍生的重疊線性肽的抗體的頻度。
研究者合成13段重疊線性肽(1H–1to1H–13)覆蓋MPO279–409。回顧性收集來自1996-2012年間67名抗GBM病患者的血清標本,應用完整人MPO和重疊肽作為抗原使用ELISA方法檢測其IgG自身抗體,進一步探究其臨床意義。并使用Westernblot驗證結合線性MPO結構的自身抗體。
研究者共隨訪了67位患者。截至2015年,中位隨訪期為10(2.3–36.0)月,隨訪期間67名患者發(fā)生了56次ESRD事件。23.9%(16)的患者血清檢測到完整人MPO,62.7%(42)的血清標本識別MPO279–409線性肽。13段線性肽中,1H–4(44.8%,30名患者)和1H–12(40.3%,27名患者)為最高識別頻度。攜帶抗1H–11或1H–12(MPO371–400)自身抗體的患者,年齡較大(46.1±18.8與34.1±16.6歲;P<0.01),診斷時血清肌酐水平較高(中位數(shù)7.8mg/dl,四分位距4.9–12.6mg/dl;中位數(shù)5.4mg/dl,四分位距2.4–7.3mg/dl;P=0.02),進展為ESRD的可能性更大;然而,多變量Cox回歸分析表明1H–11或12反應并非腎衰竭的獨立危險因素(危險比,1.2;95%CI,0.8-2.8;P=0.19)。
故而,大部分抗GBM病患者血清中可檢測到MPO線性肽的自身抗體,其中有些與疾病嚴重程度相關。而抗GBM病患者的抗GBM抗體與抗MPO抗體的潛在共同致病機制尚需要進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