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定向腦電圖(SEEG)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的法國,最初是用于明確腦實質腫瘤周圍異常腦組織的范圍,后來才被用于藥物難治性癲癇發(fā)作患者中明確致癇灶的部位以及用于指導手術切除。1963年,Crandall等將此技術應用于疑似中央顳葉癲癇患者中。但隨著時間的發(fā)展,現代影像學技術使得許多中央顳葉癲癇患者不必再進行有創(chuàng)的EEG檢查。
近期,Brain雜志發(fā)表了由Barba等人進行的一項研究,探究為何手術難治性中央顳葉癲癇患者總是不能通過手術消除所有的癲癇發(fā)作。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學者Engel對此研究進行了評論,并回答了這一問題。該評論同期發(fā)表于Brain雜志中。
Barba等進行的研究旨在解決的問題是:為何標準的前中央顳葉切除術不能控制單側中央顳葉癲癇的發(fā)作?一個簡單的回答就是局灶性癲癇通常并不是局灶性的,而恰恰累及更廣泛的腦區(qū),包括皮層下腦區(qū)和對側大腦結構。
其實早在1991年,Munari等就認為中央顳葉癲癇切除術不僅應該切除EEG記錄的癇性放電區(qū),也應切除在5s內播散的區(qū)域(也可能包括顳葉之外的腦區(qū)),這可能是首次有關顳葉癲癇附加癥(TPE)的描述。
此外,人們通常認為中央顳葉癲癇的致病基礎是海馬硬化,但這并不意味著其是一種單一疾病。海馬硬化存在多種類型。經典的海馬硬化CA2區(qū)不受累,且通常伴有較長的熱性驚厥發(fā)作病史;但也有更為廣泛的累及CA2區(qū)的海馬硬化,甚至是累及對側海馬、丘腦的類型(圖1)。
圖13D技術顯示海馬萎縮的情況
(A)顯示為海馬各區(qū)域結構的上面觀和下面觀;
(B)在EEG記錄到超同步放電(HYP)和低壓快速放電(LVF)的癲癇患者中,海馬各區(qū)域受累情況不同。HYP患者同側海馬CA2區(qū)不受累,而LVF患者CA2區(qū)萎縮;
(C)LVF患者較HYP患者相比,海馬萎縮更為嚴重。
綜上所述,此問題的答案可能有三:
1、患者致癇區(qū)在顳葉之外,但可投射至中央顳葉區(qū);或者存在多個致癇腦區(qū),其中有一個在顳葉之外;或者在對側顳葉存在致癇區(qū)。但以目前的影像學技術來看,這一答案的可能性較小,因為高分辨MRI、PET和SEEG技術可提高顳葉外致癇區(qū)或雙側顳葉致癇區(qū)檢測的能力。
2、患者致癇區(qū)累及更廣泛的顳葉組織,不在經典的前中央顳葉切除術所包括的范圍內。這可能是由于中央顳葉癲癇本身就容易進展所致。這也能解釋另一項研究結果,其顯示在出現耐藥的2年內進行手術的患者術后無癲癇發(fā)作的緩解率可高達85%,而大部分研究中這一比例僅為60%~70%。
3、致癇區(qū)是顳葉外的結構。對某些患者,可能是由于中央顳葉癲癇疾病進展所致;而在另一些患者中可能達標了不同的癲癇發(fā)病的過程,即從發(fā)病起始就在顳葉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