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部分人都在為怎么減肥發(fā)愁的時候,卻有那么一小撮人,他們吃的多,餓的快,無論怎么吃,就是不長肉。別人羨慕他們苗條的身材,卻不知道他們正“為瘦所困”。
一與七大姑八大姨見面,就會聽到他們的嘮叨:狗子啊,你怎么這么瘦啊,要多吃東西啊,不要熬夜啊,不要···
穿什么衣服都撐不起來,穿最細碼的褲子不系皮帶褲子都能掉下去;
刮臺風的時候是真的不敢出門啊,怕自己真上了天···
為什么有的人怎么吃都不胖?
1、天生基礎代謝就快
基礎代謝是指人體維持生命活動所需要的最低能量需要,也即維持心跳、血壓、呼吸、體溫、內臟和大腦活動等等所需的最少能量消耗。
一個普通人一天基礎代謝消耗的能量大約在1200-1600大卡之間,大約占了人一天正常總能耗的一半以上?;A代謝旺盛的人即便不運動,每天的能耗也比一般人多,也就不容易因為攝入過多熱量而轉變?yōu)橹緝Υ嫫饋怼?/p>
2、線粒體變異
有研究發(fā)現,有些人的線粒體發(fā)生變異之后,燃燒熱量的能力很強,但利用熱量的效率卻很低。把人比喻成一輛汽車,同樣的油,正常的汽車能跑400里,而變異之后就只能跑300里了。
這樣的人盡管產生熱量的能力比較強,但卻被白白浪費了。
3、腸道菌群不同
研究發(fā)現,不同肥胖程度的人腸道菌群有非常大的差別。肥胖人群的腸道菌群無論是基因數量和豐富度都低于正常體重人群。
科學家還發(fā)現,胖小鼠和瘦小鼠吃一樣多的東西,胖小鼠從食物里榨取的熱量高。
然后科學家分別將胖小鼠和瘦小鼠的腸道菌分別接種到無菌老鼠的體內,結果接種了胖小鼠腸道菌群的老鼠也變胖了,而接種了瘦小鼠的腸道菌的小鼠也變瘦了。
這就證明了腸道菌群在身材方面的作用。
所以,腸道菌群的不同,很有可能也是導致有些人一吃就胖,有些人怎么吃也不胖。
4、遺傳因素
父母比較瘦,那么后代瘦的可能性也較大,父母比較胖,那么后代長胖的幾率也很大,遺傳特質在一個人能不能長胖中也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5、生活習慣不合理
起居或者飲食不規(guī)律;蛋白質攝入不足、蔬果攝入過多等都可能會導致消瘦。此外,脫水或者是水腫消退后也會導致體重下降。
瘦子要怎么做才能長肉?
1、適當“偏食”:瘦子應該適當多吃主食和蛋白質,主食包括米飯、面食,肉類如牛奶、肉類、雞蛋等等;
2、多吃幾餐:在兩餐飯之間再額外吃點東西,如上午10點、下午4點、或者睡前。適當補充酸奶、堅果、面包、肉類等食物;
3、吃易消化的食物:盡量吃蒸、煮、燉的方式制作食物,多吃魚類、豆制品,肉類用丸子、肉末代替,這類食物更易于吸收,能加快能量的利用。少吃油膩及纖維素含量多的食物,不利于消化吸收。
4、多鍛煉肌肉力量:都進行肌肉力量訓練,跑步、球類運動等有氧運動不宜做太多。
5、規(guī)律作息:良好的作息規(guī)律、足夠的睡眠是保證體重達標的重要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