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種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經輸血、針刺、吸毒等傳播,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全球HCV的感染率約為3%,估計約1.8億人感染了HCV,每年新發(fā)丙型肝炎病例約3.5萬例。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導致肝臟慢性炎癥壞死和纖維化,部分患者可發(fā)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細胞癌(HCC)。未來20年內與HCV感染相關的死亡率(肝衰竭及肝細胞癌導致的死亡)將繼續(xù)增加,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極大,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和公共衛(wèi)生問題。
丙肝有四個傳播途徑
1、性傳播。與HCV感染者性交及有性亂行為者感染HCV的危險性較高。同時伴有其他性傳播疾病者,特別是感染艾滋病毒(HIV)者感染HCV的危險性更高。
2、母嬰傳播。丙肝陽性的母親將HCV傳播給新生兒的危險性為2%,若母親在分娩時丙肝核酸(HCVRNA)陽性,則傳播的危險性可高達4%~7%。合并HIV感染時,傳播的危險性增至20%。HCV病毒高復制可能增加傳播的危險性。
3、血液傳播。顧名思義就是通過輸血和血液制品發(fā)生的傳播。由于抗-HCV存在窗口期(從病毒感染到能夠查出抗體的一段時間)、抗-HCV檢測試劑的質量不穩(wěn)定及少數感染者不產生抗-HCV,至今也無法完全篩出HCV陽性者。因此,大量輸血和血液制品仍有可能感染丙肝。
4、經破損的皮膚和黏膜傳播。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針頭、未經嚴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內鏡、侵襲性操作和針刺等也是經皮膚傳播的重要途徑。一些可能導致皮膚破損和血液暴露的傳統(tǒng)醫(yī)療方法也與HCV傳播有關。另外,共用剃須刀、牙刷、紋身等也是HCV潛在的經血傳播方式。
丙肝的幾個癥狀介紹
1、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成人急性丙型肝炎病情相對較輕,多數為急性無黃疸型肝炎,ALT升高為主,少數為急性黃疸型肝炎,黃疸為輕度或中度升高??沙霈F(xiàn)惡心,食欲下降,全身無力,尿黃眼黃等表現(xiàn)。單純丙肝病毒感染極少引起肝功能衰竭。在自然狀態(tài)下,其中僅有15%的患者能夠自發(fā)清除HCV達到痊愈,在不進行抗病毒治療干預的情況下,85%的患者則發(fā)展為慢性丙型肝炎;兒童急性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50%可自發(fā)性清除HCV。
2、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癥狀較輕,表現(xiàn)為肝炎常見癥狀,如容易疲勞,食欲欠佳,腹脹等。也可以無任何自覺癥狀。化驗ALT反復波動,HCVRNA持續(xù)陽性。有1/3的慢性HCV感染者肝功能一直正常,抗HCV和HCVRNA持續(xù)陽性,肝活檢可見慢性肝炎表現(xiàn),甚至可發(fā)現(xiàn)肝硬化。
3、肝硬化
感染HCV20~30年有10%~20%患者可發(fā)展為肝硬化,1%-5%患者會發(fā)生肝細胞癌(HCC)導致死亡。肝硬化一旦出現(xiàn)失代償情況,如出現(xiàn)黃疸,腹腔積液,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肝性腦病等,其生存率則急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