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偏方雖然很多在民間流傳甚廣,在對于一些疑難雜癥特別是腫瘤方面如膽囊癌有著一定的作用。但是,要特別強調(diào)的是中藥偏方效果并非人人都適用,針對性也不太強,特別是一些沒有被科學(xué)認(rèn)證的偏方一定要經(jīng)中醫(yī)專家特別鑒定,謹(jǐn)慎服用。
膽囊癌食療方:
1.姑息手術(shù)后的飲食療法(1)蘿卜茭白粥:蘿卜茭白各30克,切絲,加大米100克,煮粥食用;(2)薏苡仁粥:薏苡仁50克,大米100-150克,加水煮粥食用;
2.囊切除術(shù)后的飲食療法(1)蘿卜粥:蘿卜切片或切絲和大粘適量煮粥;(2)薏苡仁粥:薏苡仁50克,大米100-150克,加水煮粥食用;(3)蘿卜、刀豆、芹菜等。
3.膽囊癌轉(zhuǎn)移的飲食療法(1)參麥粥:西洋參3克,麥冬10克,均切碎,加大米100克,同煮粥,作早餐食用;(2)參杞粥:太子參10克,枸杞子10克,黃芪10克,大米50-100克,同煮粥,作早餐或點心食用。
膽囊癌藥補偏方:
1.冰蟾皮穴位貼敷:用于止痛。藥用鮮蟾皮(摘除時盡量不破壞毒腺)、冰片、大蒜(以獨頭蒜為佳);方法:大蒜橫切,用其截面涂擦痛點及膽俞穴,以蒜汁均勻一層為度,面積直徑約5-6厘米。再將冰片研末,均勻地撒在蟾皮表面(每個蟾皮撒冰片1克左右),然后將冰蟾皮外敷于涂有蒜汁的部位,用紗布外敷,膠布固定,日2次。
2.膽囊癌疼痛劇烈者,采用穴位封閉療法,用維生素B12500毫克、維生素B1100毫克、2%利多卡因3毫升混合,取足三里、陽陵泉穴封閉。
3.耳針:取交感、神門、肝、膽為主穴;出現(xiàn)休克者取涌泉、足三里、人中、十宣穴;或耳針取皮質(zhì)下、內(nèi)分泌、腎上腺等穴。
對高齡患者膽囊癌廣泛轉(zhuǎn)移,正氣虛損,陰液耗損,消瘦惡病質(zhì),倦怠乏力甚或臥床不起,午后低熱,口干食少,黃疸晦暗,糞如陶土,尿赤,右肋下可觸及腫塊,舌紅無苔,脈細數(shù),治宜益氣育陰,清化祛瘀。藥用:太子參12克、北沙參10克、麥冬10克、生地10克、知母10克、川石斛12克、白術(shù)10克、枳實10克、茵陳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石見穿15克、地鱉蟲10克、桃仁0克、赤芍12克、生大黃10克(后下)、廣郁金10克。
(實習(xí)編輯:江曉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