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姜的方法是:將生姜刮去皮(姜皮屬涼性),每天切四五片生姜(切得像厚紙一樣薄,切得太厚,很辣),放在碗內。每天早上起來,先飲一杯開水,再用開水沖到盛有姜片的碗中消毒處理,然后將姜片放在嘴里慢慢咀嚼,含10~30分鐘,將姜片咬爛,讓生姜的氣味,在口腔內散發(fā),擴散到腸胃內和鼻孔外。
姜的二十種食療功:研究證明,生姜含姜辣素、芳香醇、姜烯、水芳烯、茨烯、氨基酸、尼克酸、檸檬酸、抗壞血酸、蛋白質、脂肪、硫胺素、核黃素、胡蘿卜素、粗纖維素及鈣、鐵、磷等,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
生姜具有特殊的辣味和香味,可調味添香,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配菜,可做腥味較強的魚肉之調配菜,可生食、熟食,可腌漬、鹽漬、醋漬,可加工成姜汁、姜粉、姜酒、姜干,可提煉制作香料的原料。
生姜甘辛而溫,具有散寒發(fā)汗、溫胃止吐、殺菌鎮(zhèn)痛、抗炎之功效,還能舒張毛細血管,增強血液循環(huán),興奮腸胃,幫助消化。鮮姜可用于“風寒邪熱、傷寒頭痛、鼻塞、咳逆止氣、止嘔、祛痰下氣”。
干姜適于“寒冷腹痛、中惡霍亂、脹滿、風邪消毒、皮膚間結氣、止唾血”。民間在生活實踐和醫(yī)療實踐中,逐步摸索出許多用生姜治病的驗方,而且具有良好療效。
l、治嘔吐不止:生姜汁一湯匙,蜂蜜2湯匙,加開水3湯匙調勻,煮沸后一次服下。
2、治風寒骨疼、關節(jié)疼:
?、?生姜、蔥白各適量,搗爛炒熱,用布包好熨敷患處,一日數次。
②.生姜數片放患處,用艾條灸之。
3、治胃病發(fā)作:生姜、桂皮各12克,加水適量煎湯服下,一日2次。
4、治中暑昏厥:生姜、韭菜各適量,大蒜1頭,共搗爛取汁灌服。
5、治產后腹疼:生姜、當歸各150克,羊肉1000克,加水適量燉湯,分次服下。
6、治跌打損傷、腰扭傷:生姜、芋頭各半搗成泥狀,加面粉適量調勻,貼敷患處,每日更換2次。
7、治暈車暈船:生姜1片貼于肚臍,外貼1張傷濕止痛膏,有明顯的緩解作用。
醉酒飲熱姜水一招靈
醉酒用熱姜水代茶飲用,可消化體內酒精。腳臭熱姜水中加點鹽和醋,浸泡雙腳15分鐘左右,腳臭便可消除。
牙周炎先用熱姜水清洗牙石,然后以熱姜水代茶飲用,一般6次左右即可消除炎癥。
頭皮屑先用生姜輕輕擦洗頭發(fā),再用熱姜水清洗頭發(fā),可有效地防治頭皮屑。經常用熱姜水洗頭,對禿頭也有一定療效。
姜之家族
生姜,多加工成絲、片、末、汁來入菜,是炒、煮、燉、蒸、拌中不可缺少的佐料。生姜的運用范圍是最廣泛,我們常說的老姜,泛指生姜。
子姜,則是生姜的嫩芽,為時令鮮蔬,季節(jié)性強,可作輔料、腌漬成泡姜或切絲生食,如子姜肉絲、子姜爆鴨、泡子姜就是用子姜或泡姜作的。
干姜,是姜的干燥根莖,主溫中,能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主治脾胃虛寒、吐瀉、亡陽、寒喘咳等癥狀。干姜在川菜中常用來煮湯食用
“男子不可百日無姜”
中醫(yī)認為,姜是助陽之品,于是自古以來中醫(yī)素有“男子不可百日無姜”之語。研究發(fā)現(xiàn),姜具有加快人體新陳代謝、抗炎鎮(zhèn)痛、同時興奮人體多個系統(tǒng)的功能,還能調節(jié)男性前列腺的機能,治療中老年男性前列腺疾病以及性功能障礙,因此,姜常被用于男性保健。
姜含揮發(fā)性姜油酮和姜油酚,有活血、祛寒、除濕、發(fā)汗之功特別是姜具有利膽、健胃止嘔、辟腥臭、消水腫的作用,與蜂蜜合用對肝病恢復有益。
若然男性常感胃寒、食欲不振,可以經常含服鮮姜片,刺激胃液分泌,促進消化。鮮姜滋潤而不傷陰,每天切四五薄片鮮生姜,早上起來飲一杯溫開水,然后將姜片放在嘴里慢慢咀嚼,讓生姜的氣味在口腔內散發(fā),擴散到腸胃內和鼻孔外。
干姜溫中散寒,健胃活血,枸杞子滋補肝腎,益精明目,此藥膳可以治療由于腎陽虛衰引起的陽痿、畏寒肢冷、腰疼、腰膝酸軟、倦怠等。
女子吃姜保安康
古藥書云“生姜辛溫,行陽分而祛寒發(fā)表,宣肺氣而解郁調中,暢胃口而開痰下食,治傷寒頭痛、傷風鼻塞、胸壅痰隔、寒痛濕瀉,清水氣、行血痹。”“炮姜辛苦大熱,除胃寒而守中,溫經止血,定嘔消痰,去臟腑沉寒痼冷……”中醫(yī)常用姜作佐藥使藥
產后女子坐月子餐餐以姜醋佐膳,省內各地皆然,生姜或佐以豬腳雞蛋豬腸加烏醋鹽糖煲,或切成姜茸佐雞蛋糖醋蒸,皆取其藥效,適宜于產婦體質復原,也有利于喂養(yǎng)嬰孩者。
另外,煲姜水洗浴也可防風濕頭痛。“產婦坐月子不洗頭洗澡”的說法是不科學的。廣州的天氣比較濕熱,尤其是在夏天,如果一個月不洗頭,不但不衛(wèi)生,還可能造成皮膚發(fā)炎、長痱子。
廣州人產后喜用姜片煲水洗頭洗澡,甚至洗臉洗手,是有科學根據的。因為姜片可以驅寒,用姜煲水進行洗浴,可以防風濕和偏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