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九九热国产,毛片aaa

您的位置:健客網(wǎng) > 糖尿病頻道 > 糖尿病類型 > 2型 >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綜合管理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綜合管理

摘要:LEAD系列研究[5-10]表明,利拉魯肽單藥或聯(lián)合其他降糖藥物治療均能有效控制血糖,與基線相比降低HbA1c1.1%~1.6%;同時,利拉魯肽可明顯降低不同病程T2DM患者的體重。

  編者按

  2016年8月31~9月4日,第十七屆國際內分泌大會暨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五次全國內分泌學學術會議(ICE/CSE2016)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行。在9月1日會議上,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彭永德教授發(fā)表專題演講,探討了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肥胖患者的綜合管理策略。彭教授從臨床現(xiàn)象、共識推薦以及循證證據(jù)三個方面進行詳細闡述,指出T2DM合并肥胖患者降糖、減重應雙管齊下,在選擇降糖藥物時應衡量降糖療效以及對體重的影響,優(yōu)選兼具明確降糖、減重證據(jù)的藥物(如GLP-1受體激動劑利拉魯肽)。

  臨床現(xiàn)象:

  T2DM與肥胖相互依存,互為因果

  彭教授首先指出,我國T2DM患者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現(xiàn)狀堪憂。根據(jù)體重指數(shù)(BMI),24kg/m2≤BMI<28kg/m2者為超重,BMI≥28kg/m2者為肥胖;若以腰圍為評估指標,我國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5cm即為腹型肥胖。中國糖尿病和代謝病研究結果顯示,我國T2DM患者合并超重的比例高達41%,合并肥胖的比例約占1/4(24.3%),而合并腹型肥胖者約占T2DM患者的一半(45.4%)[1,2]。

  在臨床治療中,T2DM與肥胖互為因果,相互影響。我國T2DM治療達標率較低,為了提高達標率通常需加大降糖治療強度,而大多數(shù)傳統(tǒng)降糖藥物在降糖同時可能增加體重,導致患者肥胖程度增加;肥胖反過來又會增加胰島素抵抗,進一步影響降糖效果,使血糖難以達標。Kim等研究發(fā)現(xiàn),內臟脂肪越多,T2DM患者需要的基礎胰島素用量越大,提示內臟脂肪增加會導致血糖控制難度加大[3]。西班牙一項多中心、橫斷面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與血糖達標者(HbA1c<7%)相比,血糖控制不佳(HbA1c≥7%)的T2DM患者體重增加的比例更多(P<0.0001),而且腰圍明顯更大(P=0.0006)[4];單因素/多因素回歸分析顯示,腹圍減少、既往1年內體重不增加均可使患者HbA1c達標的可能性增加約50%(P值均<0.0001)[4],提示良好的體重控制是控制血糖的有益因素。

  共識推薦:

  T2DM合并肥胖患者應兼顧降糖、減重

  考慮到中國T2DM合并肥胖的流行率高、危害嚴重、且治療難度大,2015年中華醫(y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制定了《中國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管理的專家共識》,以幫助醫(yī)生更好地對此類患者進行綜合管理。該共識指出,T2DM合并超重或肥胖患者的管理應降糖、減重雙管齊下,綜合評估患者血糖和肥胖程度,在控制血糖的基礎上,應盡量使腰圍(男性<85cm,女性<80cm)和BMI(<24kg/m2)達標。

  彭教授介紹了該共識建議的降糖治療總體原則:應優(yōu)先考慮使用有利于減輕體重或對體重影響中性的藥物進行治療;需要胰島素治療的肥胖T2DM患者建議聯(lián)合使用至少一種其他降糖藥物,以減輕由于胰島素劑量過大引起的體重增加。在目前常用降糖藥物中,GLP-1受體激動劑(GLP-1RA)是唯一兼具降糖、減重、減少內臟脂肪療效的藥物(表1)。

  循證引航:

  GLP-1RA降糖、減重的循證證據(jù)

  在演講的最后部分,彭教授以利拉魯肽為例,全面回顧了GLP-1RA在降糖、減重方面的臨床證據(jù)。

  1、GLP-1RA利拉魯肽降糖、減重、縮圍的臨床證據(jù)

  隨著臨床證據(jù)的不斷增加,利拉魯肽在降糖、減重、減少藥物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三大類:

  ①經(jīng)典研究:LEAD系列研究[5-10]表明,利拉魯肽單藥或聯(lián)合其他降糖藥物治療均能有效控制血糖,與基線相比降低HbA1c1.1%~1.6%;同時,利拉魯肽可明顯降低不同病程T2DM患者的體重。LEAD2研究顯示,利拉魯肽可顯著減小T2DM患者的腰圍[6]。對LEAD系列研究和Lira-DPP-4i研究數(shù)據(jù)的薈萃分析顯示,T2DM患者基線腰圍越大,利拉魯肽縮小腰圍的效果越顯著[11]。

 ?、诶旊闹委熤袊逝諸2DM患者的新數(shù)據(jù)[12]:這項多中心、開放標簽、自身對照研究納入328例超重/肥胖的T2DM患者,在既往降糖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利拉魯肽1.2mg或1.8mg治療24周。結果顯示,利拉魯肽可明顯改善血糖控制,HbA1c與基線相比平均下降1.74%(P<0.01);同時有明顯的減重獲益,平均體重降低7.51kg(P<0.01),約80%患者體重降幅超過5%;腰圍減少7.52cm(P<0.01),且基線BMI/腰圍越大,利拉魯肽減重效果越明顯。

 ?、坶L期隨訪研究:意大利研究顯示,利拉魯肽長期治療2年能顯著持久地降低T2DM患者HbA1c、體重和腰圍,與基線時相比,患者平均HbA1c下降1.0%(P<0.01),平均體重下降4.9kg(P<0.01),腰圍縮小4.0cm(P<0.01)[13]。最新發(fā)表的利拉魯肽心血管結局研究(LEADER)結果顯示,利拉魯肽長期治療可使T2DM患者體重持續(xù)下降,治療3年時利拉魯肽組患者體重較安慰劑組顯著減輕2.3kg(P<0.001)(圖1)[14]。

  2、GLP-1RA利拉魯肽減少內臟脂肪的臨床證據(jù)

  內臟脂肪的評估指標包括傳統(tǒng)指標和新指標,前者包括腰圍(目前最常用的指標)、腰臀比(WHR)、腰圍身高比(WHtR)和內臟脂肪面積(VFA)等;新指標包括肝臟脂肪與心外膜脂肪組織(EAT),肝臟脂肪是總體脂相關心血管代謝風險的關鍵驅動因子,EAT厚度可選擇性精確反映內臟肥胖程度。

  目前,越來越多的證據(jù)顯示利拉魯肽可減少T2DM患者內臟脂肪。LEAD2研究通過對體內不同部位脂肪的掃描發(fā)現(xiàn),利拉魯肽降低體重主要來自內臟脂肪的減少[15]。一項意大利研究顯示,與生活方式干預相比,利拉魯肽治療可明顯減少新診斷T2DM患者內臟脂肪(15.3%vs.-8.5%,P=0.001)[16]。一項法國研究顯示,T2DM患者(83%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應用利拉魯肽治療6個月后,肝臟脂肪含量從17.9%降至12%(P<0.0001),降幅高達33%(圖2);且肝臟脂肪降低與體重降低顯著相關(r=0.497,P<0.0001)[17]。一項美國隨機對照研究中,超重/肥胖T2DM患者隨機接受二甲雙胍單藥或二甲雙胍聯(lián)合利拉魯肽治療6個月。結果顯示,利拉魯肽聯(lián)合二甲雙胍組EAT厚度降低42%,而二甲雙胍單藥組EAT厚度未觀察到改變;而且,利拉魯肽減少EAT厚度的作用獨立于減重作用[18]。以上最新臨床證據(jù)為利拉魯肽減少內臟脂肪提供了有力支持。

  結語

  彭教授最后總結,我國T2DM合并肥胖患病率高,且相互影響,對該類患者的綜合管理刻不容緩。最新《中國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管理的專家共識》建議,對T2DM合并超重或肥胖患者降糖、減重應雙管齊下。充分循證醫(yī)學證據(jù)表明,GLP-1RA利拉魯肽兼具降糖、減重、減少內臟脂肪的多重作用,可為T2DM合并肥胖患者帶來綜合獲益。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購買了以下產(chǎn)品 更多>
有健康問題?醫(yī)生在線免費幫您解答!去提問>>
健客微信
健客藥房
手機糖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