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怎么就不能吃粽子了?
粽子以糯米為主,南方人喜歡在里面配上蛋黃、肉,而北方人習(xí)慣在里面加上紅棗、豆沙做輔料,
糯米是高GI值食物,甜粽子里的蜜棗和豆沙含糖量比較高,而咸粽子往往使用五花肉和豬油,含有豐富的油脂,這些因素都會導(dǎo)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升高。所以,傳統(tǒng)的粽子并不適合糖友食用。
不管甜粽子咸粽子,其實稍微改一改,糖友們是肯定能吃的!
首先:不管南北、不管甜咸,先從米改變!
粽子的主要成份就是糯米,糯米比一般白米支鏈淀粉較多、黏性較大,同體積時糯米的份量較多。所以說它比白米更容易升糖。
今天特向糖友介紹改良版雜糧粽子。在保留原有風(fēng)味的基礎(chǔ)上把升糖因素盡可能降到最低,并且由于最大比例的加入雜糧又增加了膳食纖維和營養(yǎng)素的含量。
1、雜糧選擇一:藜麥+黃米(為增加黏性)
藜麥對糖尿病治療作用明顯,是糖尿病人的最佳食物選擇。糯性大黃米升高血糖的速度低于糯米,更加適合血糖偏高或需要控制體重的人吃。
2、雜糧選擇二:扁豆、糙米、紅豆、大麥、小麥、玉米、小米、薏米、黑豆、綠豆、鷹嘴豆。喜歡什么就隨便加就是了。
雜糧種類豐富,升糖指數(shù)很低,非常適合糖友食用。
咸粽子(南方粽子)
南方餡料多為鮮肉、火腿、蛋黃,樣樣都為高熱量、高膽固醇、高油脂的食品,這吃下去不升糖才怪!
先從餡料改變:
可以將原本的咸蛋黃、肥豬肉、臘肉替代成蒟蒻、栗子、蘿卜乾、竹筍、香菇、瘦肉,這些都是男方家庭常常準(zhǔn)備的,尤其香菇和竹筍,不僅味道鮮美,而且還有降脂、降糖和減肥的效果。
再從質(zhì)量改變:
大粽子換成小粽子,若原本包入120克可改包入80克,讓人們從心理上、感官上認識到自己已經(jīng)吃了一個,夠了不用再多吃了!
甜粽子(北方粽子)
北方的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配上紅棗或者是蜜棗,有的還用豆沙或果脯,為了增加甜度,有的還會加上白糖。由此可知這血糖肯定會蹭蹭蹭往上升!
先從餡料改變:
大棗、蜜棗可改為櫻桃、花生,櫻桃屬低糖水果,主要功效有降血壓、血糖,而花生雖然含有一定脂肪,但是其含糖量極低,并且水煮過的花生能把花生的優(yōu)質(zhì)最大范圍的稀釋。
再從蘸料改變:
切記不能蘸糖,可以使用天然的檸檬汁、蒜頭、姜汁調(diào)和提味。
就算是做了如上餡料的種種改變,也并不表示糖友吃粽子可以為所欲為,切記如果當(dāng)天吃了粽子,主食一定要進行相應(yīng)量的減少。最后祝大家端午節(jié)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