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糖尿病大爆發(fā)主要原因
警惕“病”來臨:40歲以上人群,每年應篩查血糖,如有多食、多飲、多尿、體重下降,瘙癢癥狀,經常饑餓,手足麻木,要及時檢測血糖,警惕糖尿病來了!
現(xiàn)目前,很多人對糖尿病還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以為糖尿病就是吃糖引起的,其實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
餐后2h血糖(2hPG)>7.77mmol/L,但<11.1mmol/L時為糖耐量損傷(IGT),空腹血糖(FPG)≥6.11mmol/L,但<6.99mmo/L時為空腹血糖損傷(IFG)在我國醫(yī)生在作出診斷時往往要結合臨床癥狀加以考慮,如果有癥狀只要有一次空腹或餐后血糖達到上述糖尿病診斷標準,就可以判定為糖尿病。如果完全沒有糖尿病癥狀,就需要空腹和餐后血糖同時達到上述標準,才可以判為糖尿病。
警惕“病”來臨:40歲以上人群,每年應篩查血糖,如有多食、多飲、多尿、體重下降,瘙癢癥狀,經常饑餓,手足麻木,要及時檢測血糖,警惕糖尿病來了!
黃昏現(xiàn)象并不少見,又是糖友們血糖控制不穩(wěn)的罪魁之一,只是目前尚沒有規(guī)范的診斷標準,因而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 。
肉類是人體最主要的優(yōu)質蛋白來源,食用肉類要注意種類和烹調方式的選擇。肉類首選魚類及其他水產品,由于魚、蝦、貝類等水分含量較高,相應的能量較低,選擇水產品可以適當增加食用量。
血液的高凝狀態(tài)、高血糖狀態(tài)、脂代謝紊亂以及下肢循環(huán)障礙等諸多因素都會使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動脈容易發(fā)生血管病變。
在正常情況下,beta細胞上刺激胰島素釋放的受體能夠被乙酰膽堿激活,除此之外還可以被尼古丁激活。在此項研究之前,尼古丁敏感受體在調節(jié)beta細胞功能方面的重要性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了解。
研究顯示,隨著時間流逝,機體中周期性的壓力會誘發(fā)胰島素抵抗的產生、腹部脂肪堆積,從而引起糖尿病。所以說,壓力可以引發(fā)患者機體血糖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