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不同時期由于各種因素常常會出現乳房疼痛,由于很多女性對乳房疼痛的認識不夠甚至存在誤區(qū),一旦出現乳房疼痛就懷疑自己得了乳腺癌,過度擔心焦慮。據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乳腺腫瘤醫(yī)學部龔暢副教授介紹,實際上,大多數乳房疼痛都是生理性或是良性病變引起的,應及時放松精神、調節(jié)飲食或者適當的藥物干預都會得到有效緩解。
生理性乳房疼痛
經前乳房脹痛
龔暢副教授介紹,約有2/3以上的女性在月經來潮前有雙乳脹痛或不適感,月經來潮后疼痛緩解或消失,如果疼痛時間較短(如不超過1周/月)或疼痛程度沒有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稱為輕至中度的乳房痛,這屬于生理現象。對此一般不需藥物處理,保持心情開朗,精神放松即可。嚴重乳房痛是指女性在乳房受輕微的震動、碰撞或運動時甚至在靜息狀態(tài)下即感到脹痛、刺痛難忍,影響平時生活、工作和睡眠。重度乳房痛除需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外,還需要適當補充維生素或短期服用中藥或中成藥等緩解癥狀,以切斷“疼痛惡性循環(huán)”。
需注意的是,有1/3女性的疼痛與月經周期無關,嚴重者持續(xù)整個月經周期,且在精神壓力大、情緒激動時進一步加重,因此緩解精神壓力、穩(wěn)定情緒對緩解疼痛至關重要,并可增加藥物治療的敏感性。
孕期/產后乳房脹痛
龔暢副教授介紹,停經40天后乳房出現脹感,重者可能有乳房、乳頭痛感,可持續(xù)整個孕期。這是由于胎盤、絨毛分泌大量激素,使乳房增大,為哺乳所做的準備工作,屬生理現象。隨著乳房的增大,及時換戴寬大的胸罩,避免束胸,保持心情放松可適當緩解疼痛。產后3天雙乳脹滿、疼痛、出現硬結,這主要是由于乳腺淋巴潴留、間質水腫和乳腺導管不暢所致。產后7天乳汁暢通后,痛感多能消退。產后盡早哺乳;哺乳前熱敷乳房,并做輕柔按摩,促使乳汁通暢,減少乳汁淤積。
病理性乳房疼痛
“假性”乳房疼痛
龔暢副教授說,女性有時會自訴乳房某一點或某一個固定位置疼痛,按壓后加劇,這常常是由乳房下方的肋軟骨非特異性炎引起的“固定痛”,這種疼痛往往具有自限性,可自行好轉,但過一段時間可能又會出現,若疼痛明顯,可外搽藥膏緩解疼痛。
女性乳房疼痛時,有時候可放射至腋下、肩背部、上肢,然而,需注意長期反復肩背部、上肢的疼痛不緩解,有可能與頸椎病有關,而不是由乳房疼痛引起的。
龔暢副教授表示,乳腺炎常見于初產婦產后1-2月內,主要因乳汁淤積伴發(fā)細菌感染而發(fā)病,表現為乳房的硬結,局部皮溫高、觸痛。若膿腫形成,則疼痛加重,同時病人可出現寒戰(zhàn)、高熱等全身癥狀。因此,孕婦喂奶前后應清潔乳頭,疏通乳管,防止乳汁淤積。儲留的乳汁用吸乳器排空。若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就醫(yī),服用抗生素及引流膿液等處理。
乳腺癌
乳腺癌是女性患者最擔心發(fā)生的疾病,多發(fā)生于絕經前,近年來發(fā)病年齡有年輕化趨勢。乳腺癌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是無痛性進行性增大的乳房腫塊。雖然部分乳腺癌可伴有乳房疼痛,但其特點與生理性或其他良性乳腺疾病引起的乳腺痛不一樣,常表現為輕度隱痛或鈍痛,發(fā)作無明顯規(guī)律性,僅為偶發(fā)或陣發(fā),有些為持續(xù)性,因疼痛不明顯而常常被忽略。由于早期乳腺癌的癥狀不典型,醫(yī)生建議,即使是沒有任何不適的正常女性,一般40歲以上必須每1-2年進行一次鉬靶篩查,每半年進行一次乳腺高頻彩超,以早期發(fā)現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