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需要評估與管理的臨床癥狀[1]。一項全國性調查共報告膽紅素腦病或核黃疸348例,約占收治患兒總數(shù)的4.8%。多中心調查顯示,隨訪的223例病例中,42.2%有嚴重的神經系統(tǒng)后遺癥[2]。一項北美和歐洲調查顯示:膽紅素腦病或核黃疸的發(fā)病率為(0.5~2.4)/10萬[3]。因此,為了避免或減少膽紅素腦病或核黃疸的發(fā)生,對新生兒黃疸進行及時、動態(tài)、無創(chuàng)、便捷和經濟的監(jiān)測,就顯得尤為重要。藍光治療是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首選措施。傳統(tǒng)的觀點認為,光療是一種不良反應輕微的無創(chuàng)療法,但是研究認為光療的近期不良反應及遠期可能不良反應也不容忽視[4]。因此,為了提高臨床光療干預決策的正確率,監(jiān)測方法還需要盡量準確。目前測定膽紅素的方法主要有4種[5]:(1)應用生化方法測定血清總膽紅素值(TSB):是診斷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金標準,具有準確性高、干擾因素少等優(yōu)點,且能區(qū)分直接和間接膽紅素,但需要采1~2ml血,故增加了出血、感染和失血(尤其是對于早產兒[6])等風險,不利于反復監(jiān)測。(2)應用微量血膽紅素測定儀測定末梢血血漿總膽紅素值:耗時相對較短,準確性相對較高。(3)應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血清膽紅素值:最準確,但儀器昂貴、操作復雜。(4)應用特殊儀器估算測定經皮膽紅素值(TcB):一般為總膽紅素濃度值。測定儀基本滿足"及時、動態(tài)、無創(chuàng)、便捷和經濟"的要求[7],尤其是對于醫(yī)療資源匱乏的地區(qū)[8]更有價值。另外,通過對新生兒黃染的鞏膜進行數(shù)字成像,是一項很有潛力的新生兒黃疸篩查技術[9]。TcB與TSB的線性正相關性已獲共識,但兩者相關性及差值是否會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尚未可知,現(xiàn)就近年來TcB測定在新生兒黃疸管理中的應用進展進行綜述。
一、TcB測定儀
TcB測定儀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應用于臨床[10],常用的儀器有:MinoltaJM系列、南京理工大學科技咨詢開發(fā)公司的JH20系列、天津市醫(yī)療器械研究所的JD系列、上海浩順有限公司的NJ33型、PHILIPS公司的BiliChek型等。早期測定儀的原理:測定儀探頭發(fā)出光線射到皮下,其反射光線分別經過機內的藍光濾光器和綠光濾光器,被發(fā)光二極管轉換為電訊號。兩個光波吸光度之差即為測定儀所測出的黃度,反映了沉積于新生兒皮膚組織內膽紅素濃度。由于該原理主要依據皮膚顏色,故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膚色深淺、血紅蛋白、黑色素、真皮厚度等[5,7]。JM-103、JH20-1C等新型測定儀,改進了電路和光路,減少了膚色差異對結果的影響,可以儲存數(shù)據及隨時求均值[10],是目前國內的主流型號。2013年國內開始用BiliChek型TcB測定儀,其原理是通過白色光照射新生兒皮膚,然后收集光纖傳輸?shù)姆瓷涔獾轿⑿凸庾V儀,對反射光的100多個波段進行光譜分析,測定反射的特定波長的光強度,轉化為吸光度單位光密度。膽紅素的光子吸收率峰值出現(xiàn)在460nm的波長處,故可計算出皮膚組織內膽紅素濃度。這種方法能夠將新生兒皮膚各組分的干擾完全剔除,結果僅與皮下毛細血管床和皮下組織中的膽紅素濃度成比例。相比傳統(tǒng)的藍綠光學濃度差測量方法更為準確可靠(標準差僅為15~18μmol/L[11]),其附帶的獨有貼片,可以使遮蓋部位皮膚不受光療影響,更準確地測定TcB[5,11]。
即使排除了多種因素的影響,TcB測定儀測的皮膚黃色程度也并非等同于TSB水平,故僅能作為一個篩查工具而不能完全替代TSB[7]。由于在測量的皮膚中,血液體積僅占不到1%[12],因此TcB測定儀測的數(shù)值99%以上是血管外組織中的膽紅素濃度,所以測定TcB值并不能直接反映血管內TSB水平。未來的方向是利用光譜技術測定皮下微循環(huán)中的膽紅素水平,直接而又無創(chuàng)地測定血中的TSB[7]。
二、TcB與TSB的相關性及差值
多數(shù)文獻認為TcB與TSB的相關性較好[13,14,15,16,17,18,19,20]。一項薈萃分析顯示早產兒光療前TcB與TSB的相關系數(shù)為0.83,提示在早產兒中,兩者相關性依然較好[21]。有少數(shù)文獻報道TcB與TSB的相關性較差。Neocleous等[22]用BiliChek檢測希臘的健康足月兒,其TcB[(237.9±21.0)μmol/L]與TSB[(225.4±25.4)μmol/L]的相關性較差(r=0.439);TcB-TSB平均差[(12.5±24.9)μmol/L]雖然不大,但95%可信區(qū)間(-36.2~61.3μmol/L)偏大,因此作者認為TcB無法可靠地替代TSB指導新生兒黃疸的管理。
有研究結果(均使用BiliChek型)顯示TcB常略低于TSB:Ebbesen等[11]測定了黃疸患兒和健康足月及近足月兒前額TcB,結果顯示:TcB均值都略低于TSB,推薦當前額TcB值低于目前需要光療的TSB界值的70%時,可以不查TSB。Danaei等[23]及Mohamed等[24]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結論。Han等[25,26](使用MinoltaJM-103型)所進行的國內多中心大樣本的健康足月及近足月兒小時TcB百分位曲線圖,與美國Bhutani等[27]的健康足月及近足月兒小時TSB百分位曲線圖相比,在第95百分位曲線圖的24、48、72、96、120h,分別低約5.1、25.7、37.6、39.3、35.9μmol/L。
也有不少研究(也均使用BiliChek型)顯示TcB常略高于TSB:Alsaedi[13]測定了健康足月兒出生后(44.2±21.0)h黃疸水平,TcB略高于TSB[(156±50)比(147±45)μmol/L],兩者顯著正相關(r=0.84)。Taylor等[28]分析了出生2周內的新生兒,結果顯示TcB均值略高于TSB,TcB-TSB的平均差為(14.4±30.4)μmol/L,兩者的相關系數(shù)是0.78。只有2.2%新生兒TcB值低于TSB值51.3μmol/L以上。Panburana等[29]測定了足月及近足月兒生后(57.85±22.15)h前額部位的TcB,TcB-TSB的平均差是(7.5±20.0)μmol/L,兩者線性正相關(TSB=0.88+0.89×TcB)。Srinivas等[30]分析足月兒出生(36±2)h的TcB和TSB配對資料,92.8%(512/552)的TcB值略高于TSB。在TcB<200.0μmol/L的495名新生兒中,只有3例TSB>200.0μmol/L,無一例達到低危光療界值。故TcB有著較高的陰性預測值(99.4%),可以獨立替代TSB指導接近光療標準的新生兒黃疸的管理,減少有創(chuàng)性檢查及費用。
大多數(shù)學者對TcB在新生兒黃疸管理中的作用持肯定態(tài)度。Kitsommart等[31]研究了亞洲胎齡≥35周的新生兒,用TcB204μmol/L作為預測TSB≥255μmol/L的界值,其敏感度為96%,特異度為58%。一項Meta分析顯示,TcB曲線圖擁有與TSB曲線圖相同的預測足月及近足月兒高膽紅素血癥的能力(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817及0.819)[32]。Yu等[33]分析了國內9174名健康足月及近足月兒的TcB,共有972例發(fā)生高膽紅素血癥,第75百分位曲線預測的敏感度(79.8%)和特異度(81.9%)均較高,與意大利學者Romagnoli等[34]結果基本一致,因此Yu等[33]認為:TcB曲線圖能夠用于預測健康足月及近足月兒高膽紅素血癥,如果能結合臨床危險因素,將會提高預測的準確性。
三、TcB與TSB的相關性及差值的影響因素
1.光療(遮蓋):
光療使聚集在皮下組織的膽紅素轉變移去,皮下膽紅素與血中膽紅素下降不成比例,TcB明顯低于TSB。Grabenhenrich等[35]在光療前后分別進行平行測量早產兒和足月兒TcB和TSB。光療之前TcB-TSB的平均差是(-10.3±32.5)μmol/L,光療后的第1個8h內,TcB水平較TSB測量值低(41.0±35.9)μmol/L,此后兩者的差異逐漸恢復至治療前水平:8~16h為-30.8μmol/L、24h后為-13.6μmol/L,標準差也保持穩(wěn)定在23.9~30.8μmol/L;因此建議:即使光療后對TcB值影響較大,但TcB仍然是替代TSB指導新生兒黃疸管理的一種有效的工具。在光療后的第1個8h內(或8h后),新生兒的TcB值低于新生兒光療界值-124.8μmol/L(或-85.5μmol/L),可以安全地無需進行采血驗證。Rylance等[36]及Sajjadian等[37]結果均顯示無論是足月兒還是早產兒,光療后TcB和TSB的相關系數(shù)下降不明顯。但Juster-Reicher等[38]研究了胎齡≥35周新生兒光療前及光療結束后TcB和TSB相關性,發(fā)現(xiàn)光療結束后第1個8h內相關系數(shù)僅0.56,光療結束8h后,兩者的相關系數(shù)才回到0.65~0.80。O′Connor等[39]也認為光療期間TcB無法很好地替代TSB指導新生兒黃疸的管理。為了減少光療對測定結果的影響,很多學者在開始光療前用不透光貼片遮蓋測量部位,得到了較為滿意的結果:足月兒光療后遮蓋部位TcB與TSB的相關系數(shù)遠高于未遮蓋部位(0.921比0.666)[15];足月兒在光療12h及停止光療后6h,前額暴露部位TcB顯著低于TSB,但前額遮蓋部位TcB與TSB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cB能夠可靠地替代TSB指導光療[40]。但一項薈萃分析[41]結果顯示:在光療期間,暴露部位TcB與TSB的相關系數(shù)僅為0.65(95%可信區(qū)間0.55~0.74);即使是遮蓋部位,相關系數(shù)也僅為0.71(95%可信區(qū)間0.64~0.77);TcB與TSB的相關系數(shù)才逐步提高;因此,在光療期間,TcB能否替代TSB指導治療,仍需進一步研究。
2.測定部位:
臨床上常用胸骨、前額(眉心)、臉頰、肩胛等。計算方式為:僅取一個部位值、前額+胸骨的平均值[25,26,36]等。不同部位TcB的差異主要與皮下毛細血管床、真皮厚度、黑色素等差異有關[7]。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較好的部位是胸骨和(或)前額。關于TcB值與TSB值相關性,結論相似的有:胸骨高于前額[16]、左腿[23]等;胸骨、前額幾乎一致[17,21],均好于膝部和腳部[11]。韓樹萍等領銜的協(xié)作組[26]用胸骨+前額均值繪制小時膽紅素曲線,現(xiàn)已被廣泛應用于臨床。也有分析結果顯示:在光療期間[41]或早產兒四肢出現(xiàn)黃疸時[18],前額好于胸骨。Yaser等[19]發(fā)現(xiàn)當用于早產兒光療決策時,肩胛間部位TcB值的敏感度(94%)及假陰性率(6%)均明顯優(yōu)于前額及胸骨,推測原因可能是:未結合膽紅素具有親脂性,而肩胛間部位是胎兒期脂肪沉積較早的部位之一;肩胛間部位暴露于外界光線的可能性比前額及胸骨部位相對較小。所以此處TcB值相對穩(wěn)定,尤其是對于脂肪相對較少的早產兒。
3.儀器:
Ebbesen等[42]對照測定了早產兒,結果顯示:TSB值中位數(shù)160μmol/L,BiliChek和JM-103測定值中位數(shù)分別低于TSB值12和67μmol/L;用光療曲線TSB值的70%和35%分別作為這兩種測定值的篩查界值,其敏感度為95%和97%;日齡及種族對JM-103測定值有一定影響,但對BiliChek測定值無明顯影響。Raimondi等[20]研究顯示:足月及近足月兒BiliChek和JM-103測定值與TSB的相關性(r=0.86和0.85)好于BiliMed(r=0.70)。但Nagar等[21]薈萃分析顯示JM-103型在精確性方面好于BiliChek。Pratesi等[43]結果顯示:BiliCare型和JM-103型TcB測定儀在監(jiān)測白種人新生兒黃疸時相關性較好。在輕度、中度和重度黃疸狀態(tài)下,BiliCare型測定值比JM-103型分別高(49.3±27.2)、(20.5±39.0)和(-16.3±39.2)μmol/L??偟膩碚f,與目前較為廣泛應用的JM-103相比,BiliChek受干擾少,與TSB的相關性高,更接近TSB,建議首選。但應注意BiliChek測的TcB值普遍略高于JM-103,故其缺點是假陽性率稍高[44]。鑒于不同型號測得的同一患兒TcB值有一定差距(甚至相差高達51.3~68.4μmol/L[7]),故建議臨床上不要混用。
4.黃疸水平:
TSB越高,TSB與TcB的差值越大。無需光療的新生兒其平均差是44.5μmol/L(前額)、49.6μmol/L(胸骨),需要光療的新生兒分別為82.1、88.9μmol/L[30]。當TSB≥180μmol/L時,除1例外TSB均高于JM-103測定值[44]。所以,在新生兒黃疸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項是決策黃疸水平否需要光療,而恰在中度黃疸水平,TcB與TSB的相關性相對最好、差值相對最小。當決策重度黃疸是否需要換血時,TcB誤差較大,需要依靠TSB決策[7,42]。
5.出生胎齡(體重):
TcB已經準確可靠地廣泛用于評估足月及近足月兒的TSB水平[39]。對于早產兒的研究相對較少,結論并不一致:出生胎齡(體重)越大,TcB-TSB的相關性越好[37],差值越略小[45]。但也有學者認為:足月兒光療后遮蓋部位TcB與TSB的相關系數(shù)僅略高于早產兒(0.921對0.887),所以出生胎齡對TcB的影響并不顯著[15]。還有研究認為出生胎齡對TcB的準確性[19]及與TSB的相關性[19]均無影響。一項薈萃分析也顯示在出生胎齡<32周組TcB與TSB的相關系數(shù)與全體早產兒相似[21]。
6.日齡:
Chawla等[18]的結果顯示:在早產兒出生(24±6)、(72±12)h兩個時間點,TcB值與TSB的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0.59和0.69。Romagnoli等[44]也得出結論:在出生60h后,前額TcB才能較為可靠地預測新生兒是否會發(fā)生嚴重的高膽紅素血癥。日齡越大,TcB越準確可靠[27],故建議TcB測定儀可用于出生24h后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管理。
7.種族(膚色):
Samiee-Zafarghandy等[46]選用JM103型測定了不同膚色的新生兒的TcB與TSB,相關性均較高(r>0.9);TcB-TSB平均差(13.3±26.4)μmol/L;淺膚色和中等膚色組的TcB值略低于TSB值,深膚色組的TcB值略高于TSB值;故作者認為,無論什么膚色,JM103型都是一個有價值的篩查工具,也應注意其準確性會受到膚色的輕微影響。Taylor等[28]分析結果也顯示深膚色組的TcB值略高于其他膚色組(美國的非裔新生兒TcB-TSB的平均差高于其他種族11.5μmol/L)。Raimondi等[20]及Ebbesen等[11]發(fā)現(xiàn)TcB和TSB相關性也均較高,且這種相關性幾乎不受膚色的影響。所以,種族(膚色)對TcB影響不大,尤其是對新型的BiliChek膽紅素測定儀[42]。
8.其他因素(貧血、性別、伴隨疾病、重復測定):
血紅蛋白濃度不影響TcB的準確性[11]。當TSB相同時,男嬰TcB略低于女嬰、健康組TcB略低于NICU組[11]。健康早產兒TcB和TSB的相關系數(shù)低于患病早產兒(0.56比0.82)[37]。從與TSB的相關性角度來說,重復測定2次的均值好于僅單次測定值,與重復測定3次的均值一致[16]。Kitsommart等[31]研究了足月及近足月兒的TcB,重復測量3次的均值、單次測定值與TSB的相關系數(shù)為0.80、0.76,平均差為-17.0、-20.0μmol/L。所以重復測量2~3次的均值的準確性及相關性好于單次測定值。
四、總結
TcB與TSB成線性正相關性,中度黃疸時TcB常略低于TSB。相關性及差值的主要影響因素是光療,其次是測定部位、儀器、黃疸水平、胎齡、日齡等。故TcB相對最準確地替代TSB指導新生兒黃疸管理的理想條件是:監(jiān)測遮蓋部位(光療時)、胸骨和前額部位、BiliChek型測定儀、中度黃疸水平、足月兒、出生24h后。盡管TcB受到諸多因素的輕微影響,在非理想條件下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因其及時、動態(tài)、無創(chuàng)、便捷和經濟等優(yōu)點,目前仍是替代TSB指導新生兒黃疸管理的首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