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
廣泛認可的共晶的定義為:由兩種或多種分子和/或離子型的化合物以一定的化學計量比構成的均相晶態(tài)固體物質,并且不是溶劑合物或單純的鹽。通常,共晶中存在藥物活性成分((ActivePharmaceuticalIngredient,API)和共形物(Cocrystalformer,CCF),但是也存在API-API型的共晶。共晶藥物具有潛在改善物化性質、增加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等優(yōu)勢。有一些藥物最初以鹽的形式審批上市,后來被發(fā)現是共晶的方式結合,如cafcit?(檸檬酸-咖啡因)和Epilim?(丙戊酸-丙戊酸鈉)。
鹽酸曲馬多-塞來昔布共晶
鹽酸曲馬多-塞來昔布共晶片,是化藥1類進口藥物,由萌蒂(中國)制藥有限公司申請,受理號為JXHL1700131,目前已獲批。
鹽酸曲馬多-塞來昔布共晶是由兩種鎮(zhèn)痛藥物按摩爾比1:1構成。鹽酸曲馬多是一種非阿片類中樞性鎮(zhèn)痛藥物,通過抑制神經元突觸對去甲腎上腺素的再攝取,并增加神經元外5-羥色胺的濃度,影響痛覺傳遞而產生鎮(zhèn)痛作用,與阿片受體具有一定的親和力,具有成癮性。塞來昔布是一種非甾體類抗炎藥物,通過選擇性抑制環(huán)氧化酶Ⅱ(COX-Ⅱ)阻斷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腺素而發(fā)揮抗炎鎮(zhèn)痛作用。
在2010年,由埃斯蒂文博士實驗室股份有限公司報道了鹽酸曲馬多-塞來昔布共晶的單晶結構,在2017年,有關鹽酸曲馬多-塞來昔布共晶的單晶結構見文獻報道(圖1)。共晶結構中的氫鍵作用包括,鹽酸曲馬多的Cl原子與塞來昔布分子的磺胺基團的H原子形成氫鍵,鹽酸曲馬多羥基的H原子和磺胺基團的O原子形成氫鍵。
鹽酸曲馬多和塞來昔布的結構
溶出度實驗表明(圖2),共晶中鹽酸曲馬多是其溶出速率的1/7,而共晶中塞來昔布是其單獨溶出速率的3倍。因此,鹽酸曲馬多-塞來昔布共晶對于塞來昔布的溶出具有很大提升,而對于鹽酸曲馬多的溶解則具有抑制作用。其可能的解釋為,由于塞來昔布的溶解性差,可能在溶解過程中形成不溶層,減慢了鹽酸曲馬多的溶出速率,而塞來昔布充分與溶劑接觸,加快溶解。其重要意義在于,可以有效降低鹽酸曲馬多的最大濃度,降低鹽酸曲馬多的毒副作用和成癮性,同時提高塞來昔布最大血藥濃度,增加塞來昔布的鎮(zhèn)痛作用。
生物實驗結果顯示,共晶在抗異常性疼痛及抗痛覺過敏等模型中ED50值有明顯降低;在大鼠爪切割手術后的疼痛模型中,對機械異常性疼痛的抗異常性疼痛的相互作用中,實驗點((消旋)-曲馬多·HCl-塞來昔布(1:1)的共晶體ED50,分子量比率(1:1.27)處于遠低于理論的ED50(黑色)的位置,表明顯著的(P<0.05)協同相互作用。
在2017年,有文獻報道了鹽酸曲馬多-塞來昔布共晶的Ⅰ期臨床試驗。在健康人群中進行了4種隨機開放試驗:
①鹽酸曲馬多-塞來昔布共晶
②鹽酸曲馬多
③塞來昔布
④鹽酸曲馬多+塞來昔布
試驗結果顯示:
在試驗①②④中鹽酸曲馬多的最大血藥濃度分別為263、346、349ng/ml,AUC面積分別為3029、2979、3119ng·h/ml,達到最大血藥濃度時間分別為2.7、1.8、1.8h;在實驗①③④中塞來昔布的最大血藥濃度分別為313、449、284ng/ml,AUC面積分別為2183、3093、2856ng·h/ml,達到最大血藥濃度的時間分別為1.5、2.3、3.0h。時間結果表明,共晶對鹽酸曲馬多的吸收具有明顯抑制作用,而對塞來昔布的吸收速率則有明顯加快,且與組合物相比,吸收有明顯改善。實驗所得結論為,與鹽酸曲馬多、塞來昔布及兩者組合相比,鹽酸曲馬多-塞來昔布共晶中API的藥代動力學參數通過共晶作用得到了改善。
總結
目前,與鹽酸曲馬多-塞來昔布共晶片相關的文獻報道有2篇,分別為共晶分子的臨床前基礎研究和共晶片的Ⅰ期臨床研究。與鹽酸曲馬多-塞來昔布共晶片相關的中國專利有5項,其中2項已授權,涉及共晶藥物的晶型保護;3項為在審狀態(tài),涉及藥物組合物、制備方法和用于疼痛治療、具有炎癥組分的重度至中度疼痛用途的保護。
在已授權共晶的晶型專利中,專利聲明了共晶所選用鹽酸曲馬多為外消旋體,對鹽酸曲馬多與昔布類藥物包括塞來昔布、依托考昔、羅非昔布等多種藥物共晶進行了專利保護。從化合物的角度對共晶進行了保護,而且專利中給出共晶的具體晶型和晶胞參數,從晶型的角度對化合物進行了保護。
筆者認為,突破其專利壁壘的同樣需要從化合物和晶型兩種角度著手。首先,該共晶片的優(yōu)點之一在于,可以顯著降低鹽酸曲馬多的吸收。從化合物的角度著手,可以考慮利用曲馬多的其他鹽型降低曲馬多的吸收,之后與昔布類藥物形成共晶;或者可以考慮利用左旋或右旋的鹽酸曲馬多與昔布類藥物形成共晶。從晶型的角度考慮,可以嘗試開發(fā)鹽酸曲馬多-塞來昔布共晶的其他晶型或水合物,或者嘗試利用球磨法或噴霧法得到鹽酸曲馬多-塞來昔布共晶的無定型態(tài)。其中,理論上來講,無定型態(tài)與晶態(tài)藥物相比,同劑量無定型態(tài)藥物血藥濃度更高,其共無定型降低共晶用藥劑量的可能性,具有較高的可行性。
鹽酸曲馬多-塞來昔布共晶片作為1類創(chuàng)新藥物進入中國市場,對于共晶藥物的研發(fā)具有積極意義。共晶藥物作為晶型研究的方向之一,其研究意義不僅僅在于提高原料藥的溶解度,把共晶藥物作為新型的藥物聯用方式,更大程度地提高藥物聯用的價值,得到1+1>2的共晶藥物也許可以作為另外一種研究思路。目前,關于共晶藥物的研究日益增多,但是上市的共晶藥物還有待發(fā)掘,作為新的研究領域,還有很多空白需要補充。如何利用共晶手段設計共晶藥物,開發(fā)老藥的新價值,還需要更多的共晶研究來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