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花眼發(fā)生的原因有許多深層次的原因,為了探究這些原因,有必要引進幾個新概念。這幾個新概念,有的是我在兩年前的一篇文章首先提出來的,在這里只是在名稱上做些調(diào)整;有的是我最近剛想到的。
第一個概念是:主觀”遠視”點。實際上就是每個人通過”視力”表測定的數(shù)字。我們可以將這些數(shù)字看成離眼睛一定距離的點。數(shù)字越大距離眼睛越遠,同時也表明看得越遠。人們的愿望自然是主觀遠視點越遠越好。
第二個概念是:客觀”近視”點。把人們正常閱讀的距離30cm—50cm定為客觀近視點。這是因為幾乎所有的人不光自己在這個距離段看書、讀報、用電腦等(以下統(tǒng)稱“閱讀”),而且一旦發(fā)現(xiàn)有的人特別是中、小學生看書寫字時姿勢不對時,就會這樣說:抬起頭、坐”端正”,和書本保持一定距離。這個保持一定的距離,實際上就是用的客觀近視點這個標準尺度。當有的人不得不在近于客觀近視點(既30公分以內(nèi))“閱讀”,這是沒戴近視鏡高度近視眼的特征。當有的人不得不在遠于客觀近視點(既50公分以外)“閱讀”,這是花眼的特征。
第三個概念:主觀近視點。是指任何一個人在普通光線下(指室內(nèi)陽光沒有直射的情況下),把所閱讀的書本由近向遠移動,當找到看清與看不清的分界線,這個分界線到眼睛的距離就是此人的主觀近視點。主觀近視點的好壞是以離客觀近視點的遠近來衡量的。近于和過于遠離客觀近視點都是不好的。高度近視眼和一般近視眼的主觀近視點很容易測到(不戴近視鏡的情況下)。高度近視眼的主觀近視點通常在30公分以內(nèi),一般近視的在30公分以外,并且隨著近視度數(shù)的降低,主觀近視點離眼睛越遠。用書本移動的方法就很難測得非近視眼的的主觀近視點,這是因為書本越遠移,字體變得越小,光線變的越暗,書本上字體和光線又不能做相應(yīng)的改變。只要字體相應(yīng)變大、光線變亮,同樣能測出他們的主觀近視點,并能測到主觀遠視點越遠主觀近視點越遠。
第四個概念是:視力線。兩點成一線,將每個人的主觀遠視點和主觀近視點連成一線,就是該人的視力線。視力線離眼睛遠近就能夠衡量每個人看近看遠的綜合能力。很明顯一個人的視力線離眼睛越遠,看遠的能力越強,看近的能力越弱;反之視力線離眼睛越近,看近的能力越強,看遠的能力越弱。
有了以上新概念我們就可以進一步探討人們?nèi)绾慰唇?、看遠、看遠看近之間存在何種聯(lián)系了。
可以通過高度近視眼緩慢矯正過程來了解主觀遠、近視點的變化情況。一個高度近視眼的人,在視力未矯正前,主觀近視點在離眼睛不到30公分處,所以“閱讀”就只好在30公分以內(nèi)進行。假如矯正他的視力,從最低度數(shù)一點一點增加,可以測到主觀遠視點不斷遠移同時,主觀近視點也一點一點的遠移,因此他們閱讀的書本的距離也由不到30公分處不斷移到30公分、35公分、40公分、50公分。主觀遠視點遠移的同時近視點也遠移,實際上是視力線在移動。這一點過去沒有人注意到。我在前面文章曾提到過,人們在近視眼矯正時忽略看近能力的變化,就是指此而言??梢赃@么說:不知道主觀近視點的存在,更不知道主觀近視點隨主觀遠視點的移動而移動,是長期不能解開花眼謎團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