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統(tǒng)計,我國約有500萬因各種角膜病致盲的患者,但每年僅5000患者可成功獲捐進行角膜移植,移植率僅為千分之一,很多醫(yī)院和眼庫都面臨著“等米下鍋”的尷尬局面。
如何尋找有效的替代物用于角膜移植成為當務之急。專家首先想到用動物角膜,他們選擇了與人類較為相近的猴子做實驗,但因其繁殖率低,飼養(yǎng)成本較高,來源上成了一個難題。在對豬、牛、羊、雞、鴨、鵝等篩選后,他們發(fā)現(xiàn)豬角膜參數(shù)和人比較接近,相似度達94%,其攜帶的病毒不太容易傳染給人類。在反復多次動物實驗的基礎上,2010年我國專家進行了第一例將豬角膜移植到人眼中的移植手術。
武漢協(xié)和醫(yī)院眼科主任張明昌教授說,相比人角膜,豬角膜來源豐富,具有與人角膜基質(zhì)相似的組織結構,應用后角膜的厚度、屈光度保持不變,感覺神經(jīng)可以長入,能夠恢復知覺。而且通過脫細胞方法去除豬角膜的免疫原性,可以降低豬角膜移植的炎癥反應和免疫排斥反應。
為了保證“豬角膜”的供應,中國科學家在深圳專門建立了一所供應角膜的養(yǎng)豬場,“每頭豬都有‘身份證’和編號,一旦發(fā)現(xiàn)問題可追查到是哪頭豬在什么時候提供的角膜,”張明昌教授稱,目前人工生物角膜每片的價格約為15000元,預計每年可供應10萬片,逐步推廣后,價格或?qū)⒂兴档汀?/p>
眼角膜移植讓角膜疾病不再愁人" width="400" height="300" src="http://img.jianke.com/article/201507/2015073112022161.jpg" />
移植“豬角膜”最佳視力達1.2
有了人工生物角膜,但應用于人體效果怎樣還是一個未知數(shù)。
5年來共有47名患者在知情同意的情況下,按照醫(yī)學臨床試驗的要求,在武漢協(xié)和醫(yī)院眼科選擇移植“人工生物角膜”,這47人中,年齡最小的18歲,最大的72歲。經(jīng)過臨床試驗觀察,“人工角膜”的愈后效果已經(jīng)接近人體角膜。
張明昌教授介紹,5年來,全國有5家醫(yī)院都在進行“人工生物角膜”臨床試驗,包括武漢協(xié)和醫(yī)院、北京同仁醫(y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河南眼科中心、第三軍醫(yī)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目前全國總試驗例數(shù)115例,其中有效病例109例,總有效率90%。
據(jù)了解,這47名患者均為真菌性角膜潰瘍,接受常規(guī)抗真菌治療但效果不太好。手術前,張明昌教授評估每位患者的潰瘍病灶的深度,選取合適厚度(0.3-0.5毫米)的人工生物角膜進行移植,通過人工生物角膜移植,一方面遏制了真菌感染的進一步發(fā)展,另一方面恢復了角膜的完整性,47例病例中在隨訪期間無一例真菌感染復發(fā),并且角膜透明度恢復十分理想,最佳視力達到了1.2。
“豬角膜”
還不能完全替代人角膜
張明昌教授介紹,該人工生物角膜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完成臨床試驗的高科技人工角膜產(chǎn)品,專家解釋,角膜是眼球前部的一層高度透明的組織,就像照相機的鏡頭一樣對成像起了關鍵作用,一旦混濁或受損將直接導致患者失明。而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種致盲率極高的角膜病,治療難度很大,一旦藥物無法控制感染,必須進行角膜移植,否則面臨摘除眼球。
人工生物角膜能否完全替代人體捐獻的角膜?“只能針對未穿透性的角膜損傷進行移植,如果是穿透性角膜損傷,移植人工生物角膜的效果并不理想。”張明昌教授說,“前者占所有角膜致盲患者的40%左右,也就是說全國有200萬患者可望通過該技術脫盲。因為人工生物角膜解決了同種角膜供不應求的問題,為大量需要角膜移植的患者提供了一個成功率極高的選擇。”
查看更多眼科資訊精彩內(nèi)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