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上年紀就容易“老眼昏花”,一旦出現(xiàn)視力下降,老年朋友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得了白內(nèi)障,視力一天比一天差,嚴重者甚至失明。
老人視力模糊并非白內(nèi)障惹得
黃斑變性的病因目前還不清楚。它可能是一種多因素影響的疾病,除了年齡因素外,其他還未達到確切證實的因素有人種、性別、遺傳、黃斑長期慢性的光損傷、代謝、營養(yǎng)、吸煙、環(huán)境等。在一定程度上,黃斑變性是一種遺傳性疾病。黃斑變性患者的直系親屬發(fā)病率高,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癥、肥胖、抽煙和飲酒,以及淺色素虹膜、遠視、白內(nèi)障的患者更易患病。
不夠</a>" width="400" height="300" src="http://img.jianke.com/article/201509/20150908161203692.jpg" />
黃斑扼殺老人視力的兇手
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的不同,黃斑變性可分為干性(也稱萎縮性)和濕性(也稱滲出性)兩大類。前者主要是脈絡膜毛細血管萎縮,引起黃斑區(qū)萎縮變性;后者則為玻璃膜的破壞,脈絡膜血管侵入視網(wǎng)膜下構成脈絡膜新生血管,最終形成瘢痕。在上海的最新調研中發(fā)現(xiàn),50歲以上人群的患病率占15。5%,其中濕性占11。9%,就是指有新生血管的;干性占88。1%,就是沒有出血,有視力下降,但比較緩慢,沒有濕性那么嚴重。最常見的癥狀為輕度視力模糊。
老年人光查視力遠遠不夠
眼下,有定期體檢習慣的老年人不在少數(shù),但在進行眼部檢查時,很多人還是僅滿足于查視力,即便查出視力有所降低,也總是以“上了年紀肯定會老眼昏花”來搪塞自己。其實,眼底檢查應該成為老年人體檢的常規(guī)項目。借助裂隙燈,醫(yī)生可以直觀地看到眼底和黃斑的情況。如果黃斑部位出現(xiàn)色素紊亂、上皮萎縮、黃斑中心凹反光減弱或消失,就提示干性黃斑變性的可能;倘若視網(wǎng)膜下出現(xiàn)新生血管,局部有灰白或黃白色病灶,則說明可能是濕性黃斑變性。
如果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出現(xiàn)視力下降,視物模糊、變形,眼前有黑影等情況,應高度懷疑黃斑變性的可能。除了常規(guī)的裂隙燈檢查,眼底熒光血管造影、吲哚青綠血管造影等后續(xù)檢查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病情較為復雜,甚至還需要接受最新的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檢查。這項檢查能夠精確地顯示眼底的細微結構,是診斷黃斑變性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