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操--運動的拳。
太極拳--膝蓋不會痛;
太極操--多人膝蓋會痛。
太極拳--練拳練“骨頭”;
太極操--練拳練“肌肉”。
太極拳--練拳開始練“腳”;
太極操--練拳開始練“手”。
太極拳--推手不用力;
太極操--推手很用力。
太極拳--發(fā)勁用丹田發(fā);
太極操--發(fā)勁用外形發(fā)。
太極拳--會放松;
太極操--不會放松(或假放松)。
太極拳--基本不生??;有病祛病,無病強身。
太極操--。。。。。。(你懂的)
太極拳--學好一套拳起碼要幾年;
太極操--幾天一套,學了一套又一套!
目的方面不同:
太極拳,不單單要強身健體,養(yǎng)生、修心,還要追求功夫上身,以及達到人格的修煉;
太極操,退休后找點兒事做,找個不花錢或者少花錢的鍛煉方式,以及找?guī)讉€一起玩的伙伴。
教法方面。
太極拳,教學系統(tǒng)規(guī)范,每個動作都詳細講解,教師親自示范,手把手的指導學員,力求拳架動作到位,不求身法低架,只求動作到位,精雕細琢,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深入淺出;
太極操,新學員跟在老學員后面,一起隨著老師練,個別動作沒看懂找機會問一問老師或者老學員,以及多跟著練幾次就學會了,動作大體相似即可。
內容方面不同:
太極拳,注重基本功、樁功、定勢反復糾正,纏絲功詳細講解示范,太極拳套路每個動作都拆招講解、認真教學,并且通過推手及教師喂勁等方法檢驗功架,不需要音樂,拳中自有天籟音;
太極操,各類太極拳套路,太極劍等器械套路,最多加上八段錦、五禽戲等傳統(tǒng)養(yǎng)生項目,每天練也是一個套路接一個套路,跟著音樂節(jié)奏練,每個套路有固定的音樂輔助。
理論方面不同:
太極拳,對太極拳拳理理解深入,并且有內氣的體會,功夫上身,充分理解意氣與骨肉的主從關系,能夠初步理解前輩們的拳經(jīng)拳論,教學中能夠指導學員體會意氣和勁力形體的配合;
太極操,不用去管什么理論,也沒聽說有哪些拳經(jīng)拳論,就是玩一玩,跟在后面練吧,而且練得也很開心,開心就好。
教練方面不同:
太極拳,一般要求正規(guī)學拳8-10年及以上,所學系統(tǒng)深入,自己有深刻的體悟;
太極操,一般是同樣在公園里跟在老師后面學過幾年,能夠熟練的練幾個完整的套路。
學員方面不同:
太極拳,往往以中青年為主,也有很多小朋友,太極拳鼓勵年紀小的學員,因為年紀越輕,學的越快,領會越好,尤其是身體健康有志于太極修煉的青少年;
太極操,以即將退休或者已經(jīng)退休的中老年朋友為主,或者身體健康欠佳的一些人,聽從醫(yī)生建議開始學太極拳,希望增強抵抗力和免疫力。
時間方面不同:
太極拳,不分寒暑,一年四季每天學練不輟,而且要求課后堅持練拳不懈,保證練拳的強度和訓練量;
太極操,往往是早上跟在老師后面練,偶爾家里有事兒就耽擱幾天,忙好了繼續(xù),一到天冷或者刮風下雨就停練。
功力方面不同:
太極拳,因為有基本功的訓練,以及套路動作規(guī)范,能夠很好的獲取訓練效果,隨著練功日久,身體松活,氣血充足,功力日深,逐漸會體會到內氣增長;
太極操,看起來衣袂飄飄,神采奕奕,各類套路也是動作嫻熟,架子高低起伏,問起來內功是什么,一臉茫然,甚至想也不敢想。
境界方面不同:
太極拳,隨著教學內容的不斷推進,以及練習時間的積累,按部就班地達到教練設定的階段性目標,而且體會不斷的深入;
太極操,就這樣每天練著,套路很熟悉,偶爾再學個新套路,不追求什么境界的提高,沒有實質性進步。
在以上十個方面的比較之下,太極拳與太極操練后產(chǎn)生不一樣的結果,就可想而知了。當然,詳細的講起來,兩者的差別遠不止這十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