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九九热国产,毛片aaa

您的位置:健客網(wǎng) > 中醫(yī)頻道 > 方劑 > 奇方妙劑 > 那個用來洗頭洗澡的“皂莢”,其實是可以內(nèi)服治大病的!

那個用來洗頭洗澡的“皂莢”,其實是可以內(nèi)服治大病的!

摘要:頑癬又叫“攝領瘡”,西醫(yī)名之“牛皮癬”,好發(fā)于項部,如牛領之皮,厚且堅,多由風濕熱邪阻滯肌膚,或病久陰液耗傷,或血虛肝旺,情志過度緊張所致。

皂莢是一味古老的中藥,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便有記載:味辛咸溫,主風痹死肌,邪氣,風頭淚出,利九竅,殺精物。但因其有小毒,現(xiàn)今的中醫(yī)臨床上已鮮見其蹤影。讀書時偶得湖北省巴東縣民族醫(yī)院胡才芳醫(yī)生對于皂角的運用經(jīng)驗,特推文分享。

皂莢,辛、咸,溫,有小毒,具有祛導滯,通關開竅的作用,常用于治療胸悶咳喘及卒然昏迷、口噤不開的病證。

然而筆者近年來將其用于中醫(yī)外科,治療乳癰、乳癖及頑癬,也取得了明顯療效。特介紹如下。

01、乳癰

乳癰是乳房部的一種急性化膿性疾病,主要是由乳汁淤滯,乳絡不暢,阻塞乳管,或情志不暢,肝氣不舒,飲食失節(jié),胃中積熱所致。

我用皂莢5g合五味消毒飲,清熱解毒,通乳竅,療效奇佳。

如:王某,女,32歲,工人,右側(cè)乳房腫脹疼痛5天,皮膚微紅,有雞蛋大一腫塊,伴發(fā)熱,胸悶不舒,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弦數(shù)。

余用皂莢5g,金銀花30g,蒲公英30g,連翹15g,野菊花15g,天葵子10g,生地30g,甘草6g

水煎服,3付痊愈。隨訪3年未見復發(fā)。后又用此方治愈多例,去掉皂莢,則效果明顯減弱。

02、乳癖

乳癖是指乳房部位出現(xiàn)大小不一的硬結(jié)腫塊,是乳房部常見的腫瘤性疾病。主要是情志不暢,肝郁痰凝,痰瘀互結(jié)乳房所致。

我用皂莢3g合逍遙散,疏肝,活血,祛痰,軟堅,效果良好。

如:劉某,女,45歲,農(nóng)民,左側(cè)乳房有5cm×3cm的腫塊,表面光滑,質(zhì)地堅實,推之可移,情志不暢時有痛感,伴納差,胸悶,消瘦,精神不振,舌質(zhì)暗,苔薄白,脈弦細。

余用皂莢3g,柴胡10g,赤芍15g,當歸15g,白術12g,茯苓12g,香附10g,青皮10g,丹參30g,黃芪30g,薄荷6g,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劑,共服28劑痊愈。

我在初診此例病人時,未用皂莢,服用逍遙散10劑,效果不顯,加入皂莢后,服藥5劑即感有效,隨訪5年未見復發(fā)。

03、頑癬

頑癬又叫“攝領瘡”,西醫(yī)名之“牛皮癬”,好發(fā)于項部,如牛領之皮,厚且堅,多由風濕熱邪阻滯肌膚,或病久陰液耗傷,或血虛肝旺,情志過度緊張所致。

余用皂莢5g合四物湯養(yǎng)血潤燥,祛風止癢,治愈多例。

如:鄧某,男,38歲,農(nóng)民,右側(cè)項背部有8cm×8cm多角形扁平丘疹,皮膚干燥,呈淡褐色,有脫屑和血痂,自覺陣發(fā)性奇癢難忍,入夜更甚,患病5年,并逐漸擴大,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濡細。

余用皂莢5g,當歸15g,白芍15g,川芎10g,熟地30g,生首烏30g,蜈蚣2條,烏梢蛇15g,荊芥10g,白蘚皮30g,露蜂房30g,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劑,共服18劑痊愈。隨訪2年未復發(fā)。

04、體會

筆者多年應用皂莢治療乳癰、乳癖及頑癬等病證,每每獲效。

《本草綱目》記載皂莢治“咽喉痹塞,痰氣喘咳,風厲疥癬”,能“搜肝風,瀉肝氣”。

我認為皂莢不僅具有祛痰、開竅的作用,還具有解毒、軟堅散結(jié),通乳竅的功效。同時皂莢味咸入血,辛竄搜風拔毒,治癬奇效。

雖有小毒,筆者用其劑量不超過5g,在臨床應用過程中尚未發(fā)現(xiàn)任何明顯的毒副作用。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購買了以下產(chǎn)品 更多>
有健康問題?醫(yī)生在線免費幫您解答!去提問>>
健客微信
健客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