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一些急癥或常見病發(fā)作時,往往不能及時趕到醫(yī)院,給病人造成痛苦,甚至發(fā)生意外,在此種缺醫(yī)無藥的情況下,掌握幾招徒手點穴治病的方法,常能為患者贏得送往醫(yī)院的救治時間。
常見急癥的徒手點穴
1.指壓太陽穴止頭痛:
頭痛發(fā)作時,患者自已會用雙手食指分別按壓頭部雙側太陽穴(在眉梢與外眼角中間向后一寸凹陷處),壓至脹痛,并按順時針方向旋轉約1分鐘,頭痛便可減輕。
2.捏壓合谷穴治暈厥:
中暑、中風、虛脫時,病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蒼白,大汗淋漓??捎媚粗赶菽蠡颊吆瞎妊?虎口上),持續(xù)2一3分鐘,一般會緩解。
3.陷壓人中穴治休克:
刺激人中穴有升高血壓、興奮呼吸中樞的作用。當遇到中風、中暑、中毒、過敏的病人突然出現(xiàn)昏迷、呼吸停止、血壓下降、休克等情況時,用拇指尖陷壓人中穴可起到急救作用。
4.按壓勞宮降血壓
高血壓患者因生氣、暴怒、激動、勞累,血壓會急劇上升,對患者生命有極大威脅。此時按壓勞宮穴(屈指握拳,中指與無名指尖之間所對的掌心中),可使血壓逐漸恢復正常。
5.指壓少商穴治呃逆
少商穴在大拇指外側,距指甲角一分處。呃逆時,患者可用拇指和食指緊壓少商人,至有酸痛感為度,持續(xù)半分鐘到1分鐘,呃逆可止。
6.指壓內(nèi)關穴止嘔吐:
嘔吐時,可用中指壓內(nèi)關止嘔。內(nèi)關穴在掌面腕橫紋上二寸兩筋之間,壓至有酸脹感即說明已中穴位,約1分鐘即止嘔吐。
7.點壓天樞穴治便秘:
便秘者在大便時以左手中指點壓左側天樞穴(位于肚臍左側2寸),至有明顯酸脹感即按住不動,堅持1分鐘左右,就有便感;然后屏氣,增加腹內(nèi)壓,即可排便。
8.捏腳后跟止鼻血:
鼻子出血時,馬上用拇指和食指捏腳后跟(踝關節(jié)及足跟骨之間的凹陷處),左鼻出血捏右腳跟,右鼻出血捏左腳跟,即回止血。
9.按揉足三里止胃痛:
胃痛時,用雙拇指按揉患者雙腿足三里穴(位于膝蓋下三寸,脛骨外側一橫指處),待有酸麻脹感后3一5分鐘,胃痛可明顯減輕。
10.點壓陽陵泉治膽絞痛:
膽囊炎、膽結石發(fā)作時,右上腹可發(fā)生劇烈絞痛。病人可在右小腿外側腓骨小頭前下1寸凹陷處的陽陵泉穴上,用大拇指持續(xù)按摩2分鐘,可獲良好止痛效果。
清熱利濕,利膽排石。用于濕熱蘊毒、腑氣不通所致的脅痛、膽脹,癥見脅肋脹痛、發(fā)熱、尿黃、大便不通;膽囊炎、膽石癥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20舒肝理氣,散郁調(diào)經(jīng)。用于肝氣不舒的兩脅疼痛,胸腹脹悶,月經(jīng)不調(diào),頭痛目眩,心煩意亂,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氣滯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黃褐斑)。
健客價: ¥45補脾健胃,利濕止瀉。用于脾胃虛弱,飲食不消,或瀉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健客價: ¥18透竅消腫,祛風退熱。用于慢性鼻竇炎、鼻炎及鼻塞頭痛,濁涕臭氣,嗅覺失靈等。
健客價: ¥25散瘀消腫,活血止痛。用于關節(jié)炎及軟組織損傷引起的局部疼痛。
健客價: ¥33清肝明目,疏風散熱,除濕痹、解瘡毒等癥。用于風熱感冒,目赤頭疼、頭暈耳鳴、咽喉腫痛等癥。并可作清涼飲料。
健客價: ¥13益氣養(yǎng)陰,培補脾腎。用于氣陰兩虛,脾腎不足所致的乏力氣短,自汗盜汗,口干咽燥,頭暈耳鳴等癥。
健客價: ¥548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用于跌撲腫痛。
健客價: ¥248健脾和胃,平肝殺蟲。用于脾弱肝滯,面黃肌瘦,消化不良。
健客價: ¥24收斂止瀉,解毒消食。用于濕熱泄瀉,傷食泄瀉。
健客價: ¥22辛涼透表,宣肺止咳,清熱解毒。用于外感風熱,發(fā)熱惡寒,頭痛咳嗽,咽喉腫痛。
健客價: ¥27清肺,化痰,止咳。用于痰熱咳嗽,痰多,色黃黏稠,胸悶口干。
健客價: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