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根據風、寒、暑、濕、燥、火六淫所引起的不同癥狀,能使人全身表面皮膚紅潤,毛孔擴張。讓藥物迅速進入人體,循經而行,內達臟腑,由表及里產生效應。起到疏通經絡、溫補經絡、活血化瘀、祛風散寒、排寒袪濕、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調整陰陽、協(xié)助睡眠、通行氣血、濡養(yǎng)全身等作用。
艾灸六大作用
通經活絡
經絡是氣血運行之通路,經絡通暢,則利于氣血運行,營養(yǎng)物質之輸布。寒濕等病邪,侵犯人體后,往往會閉阻經絡,導致疾病的發(fā)生。艾灸借助其溫熱肌膚的作用,溫暖肌膚經脈,活血通絡,以治療寒凝血滯、經絡痹阻所引起的各種病證。
行氣活血
氣是人的生命之源,血為人的基本物資,氣血充足,氣機條達,人的生命活動才能正常。艾灸可以補氣、養(yǎng)血,還可以疏理氣機,并且能升提中氣,使得氣血調和以達到艾灸保健的目的。
祛濕散寒
氣血的運行,遇寒則凝,得溫則散。中醫(yī)認為,血見熱則行,見寒則凝,故一切氣血凝澀的疾病,均可用溫灸來治療。
艾灸療法通過對經絡腧穴的溫熱刺激,起到溫經通絡、散寒除痹的作用,以加強機體氣血運行,達到治療和保健的目的。艾是純陽植物加上火的熱力滲入陽氣驅出陰邪,艾灸療法對濕寒之證特別有效。
調節(jié)陰陽
人體陰陽平衡,則身體健康,而陰陽失衡人就會發(fā)生各種疾病。
艾灸可以調節(jié)陰陽補益的作用,從而使失衡之陰陽重新恢復平衡。
回陽救逆
人身講陰陽平衡,陽氣過虛會導致陽脫證,很嚴重,可以致死,回陽救逆就是要在死亡線上把人救回來。艾灸有回陽救逆的作用在古書上就有記載。
陽氣虛弱不固,輕者下陷,重者虛脫。艾葉性屬純陽,火本屬陽,兩陽相合,可益氣溫陽,升陽舉陷,扶陽固脫。
防病保健
現代科學證實:灸法能加強白細胞的吞噬能力,加速各種特異性和非特異性抗體的產生,提高其免疫效應,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同時灸法還能改善人體各個系統(tǒng)的功能,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從而有利于多種疾病的康復。
艾灸在美容方面的神奇功效
面部皮膚方面:可加速皮膚的血液循環(huán),使老化細胞代謝,新細胞再生加強,淡化色斑,減少皺紋,使膚色紅潤,延緩衰老。
眼部方面:可改善眼袋、黑眼圈、眼瞼下垂、皺紋、延緩眼部的松弛老化現象,使眼部恢復光彩。
艾灸常用美容穴
合谷
在與食指相連的掌骨(與手指相連的骨頭就叫掌骨)的中點靠近大拇指側這個位置,一般在食指拇指并攏靠在一起時,肌肉的隆起點處。
太沖
足背面第1、2腳趾中間向后輕輕按壓,能摸到明顯的骨間隙所造成的凹陷,就是太沖穴。
三陰交
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自己的手除了拇指意外的四指并攏的寬度),脛骨內側緣后方。
血海
大腿內側,膝蓋骨內側端向上2寸,股四頭肌內側頭隆起處。
關元
小腹正中,肚臍下面一巴掌的位置(四指并攏的寬度)。
氣海
肚臍下面,肚臍和關元穴的中點。
足三里
取穴時,由外膝眼向下量4橫指,在腓骨與脛骨之間,由脛骨旁量1橫指,該處即是。
清熱利濕,利膽排石。用于濕熱蘊毒、腑氣不通所致的脅痛、膽脹,癥見脅肋脹痛、發(fā)熱、尿黃、大便不通;膽囊炎、膽石癥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20舒肝理氣,散郁調經。用于肝氣不舒的兩脅疼痛,胸腹脹悶,月經不調,頭痛目眩,心煩意亂,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氣滯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黃褐斑)。
健客價: ¥45補脾健胃,利濕止瀉。用于脾胃虛弱,飲食不消,或瀉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健客價: ¥18透竅消腫,祛風退熱。用于慢性鼻竇炎、鼻炎及鼻塞頭痛,濁涕臭氣,嗅覺失靈等。
健客價: ¥25清肝明目,疏風散熱,除濕痹、解瘡毒等癥。用于風熱感冒,目赤頭疼、頭暈耳鳴、咽喉腫痛等癥。并可作清涼飲料。
健客價: ¥13散瘀消腫,活血止痛。用于關節(jié)炎及軟組織損傷引起的局部疼痛。
健客價: ¥33降氣化痰,止咳定喘。用于風寒入肺,肺氣不宣引起的咳嗽痰多,喘促胸悶,周身酸痛或久咳不止,以及老年支氣管炎咳嗽。
健客價: ¥25益氣養(yǎng)陰,培補脾腎。用于氣陰兩虛,脾腎不足所致的乏力氣短,自汗盜汗,口干咽燥,頭暈耳鳴等癥。
健客價: ¥548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用于跌撲腫痛。
健客價: ¥248健脾和胃,平肝殺蟲。用于脾弱肝滯,面黃肌瘦,消化不良。
健客價: ¥24收斂止瀉,解毒消食。用于濕熱泄瀉,傷食泄瀉。
健客價: ¥22辛涼透表,宣肺止咳,清熱解毒。用于外感風熱,發(fā)熱惡寒,頭痛咳嗽,咽喉腫痛。
健客價: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