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九九热国产,毛片aaa

您的位置:健客網(wǎng) > 中醫(yī)頻道 > 中醫(yī)特色 > 針刺針灸 > 春天身體濕氣大漲,艾灸這7穴位祛濕好

春天身體濕氣大漲,艾灸這7穴位祛濕好

2018-06-13 來源:寧波中醫(yī)  標簽: 掌上醫(yī)生 喝茶減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減肥 cps聯(lián)盟 美容護膚
摘要:在做艾灸時,要專注。開始之前,把注意力全部收回到自己身上,艾灸時,拋去煩心事,去感受艾的熱力,艾正穿入皮膚,把體內(nèi)寒濕氣趕出來,細細品味,在這過程中,除了艾灸的力量,還有您的精神力量,來共同治愈疾病。

當我們?nèi)梭w的正氣出現(xiàn)不足或者人體的免疫力下降的時候,就會導致各種致病因素,并且侵犯人體導致疾病。而濕邪通常有兩種,一是外濕,一是內(nèi)濕。外濕多由氣候潮濕,坐臥濕地而致病;內(nèi)濕多因喜食冷飲,貪吃生冷瓜果等寒涼之物,損傷人體陽氣所致。

總之無論哪種濕邪,都會使人出現(xiàn)食欲不振、腹?jié)M腹脹等消化功能減退的癥狀,同時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體發(fā)困、不想飲水等一系列"濕濁內(nèi)盛"癥狀。人們長期處于過度潮濕的環(huán)境中,稍不注意就容易造成濕邪入體而引發(fā)濕癥。

春天氣候潮濕、陰冷、反復多變,空氣濕氣濃度大,故而身體也難逃濕氣的侵害。春季為身體除濕是很關鍵的一步。

如何知道體內(nèi)是否有濕?

看看下面的癥狀,你有幾項:

1、起床后昏沉、乏力,整日嗜睡;

2、口臭,睡覺流口水,打呼嚕;

3、舌苔厚重、黏膩,舌頭邊緣有齒痕;

4、食欲不振,時常胃脹;

5、虛胖,水腫;

6、手腳冰涼,愛出虛汗。

符合的越多,你體內(nèi)的濕氣可能越重。一般到了冬天,這些濕氣癥狀很可能會更加嚴重。

艾灸祛濕簡單又方便

艾灸的作用有很多,在生活中適時的艾灸能夠達到開郁、祛濕的作用,而且還能補陽氣。

第一穴:取關元穴

位于臍下3寸,為養(yǎng)生保健強壯的要穴。長期施灸有調(diào)理氣血、補腎固精等功效。用艾條灸20~30分鐘或艾針灸一貼。

第二穴:取命門穴

位于人體背后第二腰椎之下與臍相對,是人體生命力的中心,為元氣“住宿”的地方。用艾條灸20~30分鐘或艾針灸一貼。

第三穴:取中脘穴

位于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處,相當于五指寬度。有疏肝養(yǎng)胃、消食導滯、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作用,能有效緩解胃部疾病的各種癥狀。用艾條灸20~30分鐘或艾針灸一貼。

第四穴:取足三里穴

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足三里穴具有調(diào)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jīng)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之功能。用艾條灸20~30分鐘或艾針灸一貼。

第五穴:取豐隆穴

位于人體的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八寸,條口穴外一寸,距脛骨前緣二橫指(中指)。這個是祛濕較好的穴位,每日用艾條灸20~30分鐘或艾針灸一貼即可有效健脾化濕。

第六穴:取解溪穴

腳背、踝關節(jié)活動的凹點。這個穴位是全身祛濕的穴位,對解除下肢的水腫效果較好,每日艾灸20~30分鐘或艾針灸一貼。

第七穴:取承山穴

取穴時應采用俯臥的姿勢,承山穴位于人體的小腿后面正中,委中與昆侖穴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xiàn)的尖角凹陷處即是。該穴能運化水濕,固化脾土。每天艾灸一次,每次每穴30分鐘,艾灸一周休息一天。

艾灸注意事項

1、在做艾灸時,要專注。開始之前,把注意力全部收回到自己身上,艾灸時,拋去煩心事,去感受艾的熱力,艾正穿入皮膚,把體內(nèi)寒濕氣趕出來,細細品味,在這過程中,除了艾灸的力量,還有您的精神力量,來共同治愈疾病。

2、凡高熱、大量吐血、中風閉證及肝陽頭痛等癥,一般不適宜用灸療,但并非絕對。

3、對于過飽、過勞、過饑、醉酒、大渴、大驚、大恐、大怒者,慎用灸療。另外,孕婦少腹部亦禁灸。

4、近年來還發(fā)現(xiàn)少數(shù)患者對艾葉發(fā)生過敏,此類患者可采用非艾灸療法或其他穴位刺激法。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購買了以下產(chǎn)品 更多>
有健康問題?醫(yī)生在線免費幫您解答!去提問>>
健客微信
健客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