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庫大全 > 抗Sm抗體
抗Sm抗體概述
在抗核抗體的靶抗原中,Sm抗原、RNP、SS-A、SS-B、Scl-70等10余種核抗原可用等滲鹽水自核中提取,故過去將它們統(tǒng)稱為可提取性核抗原(extractable nuclear antigen,ENA)。Sm抗原-抗體系統(tǒng)是1966年陳永銘在一SLE患者身上發(fā)現(xiàn)的第一個非組蛋白核蛋白抗原系統(tǒng)。Sm系統(tǒng)中的主要蛋白質(zhì)抗原為B、B'、D、E蛋白,分子量11~29kD,此外還有A、A'、B"、C、F、G以及68kD、150kD等蛋白質(zhì)。這些蛋白質(zhì)與含鳥苷十分豐富的小核RNAs(snRNAs)即UsnRNAs形成復合物。目前在哺乳動物中發(fā)現(xiàn)至少有13種UsnRNAs,即,U1~U13 snRNAs。Sm抗原由U1、U2、U5、U4/U6與上述蛋白質(zhì)構成小核核糖核蛋白(U1、U2、U5、U4/U6 snRNP),它在異質(zhì)性核RNA(hn RNA)向成熟信使RNA(mRNA)的轉化中起重要作用。DNA轉錄的hnRN由編碼片段外顯子(exons)和間斷插入的非編碼片段內(nèi)含子(introns)組成,hnRNA向mRNA轉化時,U1、U2、U5、U4/U6 RNP分子的RNA部分在切掉非編碼的序列(內(nèi)含子)、重新連接編碼的RNA序列(外顯子)中起重要作用。經(jīng)過此種剪接,產(chǎn)生成熟的mRNA,進入細胞質(zhì),在核糖體上翻譯成蛋白。已證實抗Sm抗體可進入活的淋巴細胞,可能在與靶抗原結合后干擾其功能,使細胞增殖受抑制,分泌細胞因子(IFN-γ,IL-2等)減少,并誘導細胞凋亡。
抗Sm抗體正常值
抗Sm抗體臨床意義
抗Sm抗體檢查方法
抗Sm抗體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