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白細胞減少癥和粒細胞缺乏癥
(一)發(fā)病原因
1.粒細胞增殖或成熟障礙 再生障礙性貧血、感染X射線、γ射線、苯和二甲苯等化學物質(zhì),而藥物是引起骨髓粒細胞生成障礙的最常見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包括抗腫瘤藥物以及解熱鎮(zhèn)痛藥、鎮(zhèn)靜藥、氯霉素、磺胺類、抗甲狀腺藥、抗組胺藥、降血糖藥、心血管病藥和利尿藥等。
巨幼細胞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以及應用抗代謝藥物(甲氨蝶呤、6-巰嘌呤等)和抗甲狀腺藥(甲巰咪唑、硫氧嘧啶等)可引起粒細胞成熟障礙及無效性生成(凋亡過度)。
2.粒細胞破壞或消耗過多 結締組織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氨基比林、甲基多巴、磺胺噻唑等藥物的使用,血液中存在粒細胞抗體,引起免疫性粒細胞減少。脾功能亢進等疾病使粒細胞在單核-吞噬細胞系統(tǒng)滯留、破壞過多。血液中的粒細胞因嚴重感染等進入組織增加,消耗加快,原蟲、立克次體和病毒感染時粒細胞破壞增多。
3.粒細胞分布異常 過敏性休克、異體蛋白反應、病毒血癥等使粒細胞過多的轉移至邊緣池,循環(huán)池中的粒細胞減少,但白細胞總數(shù)不變,稱為假性粒經(jīng)胞減少癥。
(二)發(fā)病機制
中性粒細胞系由骨髓中多能造血干細胞-髓系造血干細胞-粒單系祖細胞分化成熟所產(chǎn)生。其細胞動力學大致可分骨髓期、血液期及組織期3個階段。在骨髓中干祖細胞增殖時稱干細胞期,以后是原始粒細胞至中幼粒細胞,這一時期細胞能進行分裂稱分裂增殖池;從晚幼粒細胞至中性分葉核釋放之前已不再分裂,仍存留于骨髓中稱成熟儲備池。在該期的中性粒細胞數(shù)為5.59×109/kg,約為血液中的8倍。為補充血液中的需要,隨時釋放至血液,其中約一半附著于微血管壁稱邊緣池;另一半隨著血液循環(huán)流至周身稱循環(huán)池。二者的中性粒細胞數(shù)共為0.7×109/kg。中性粒細胞在血液中停留時間很短,6~12h后就轉移至血管外組織(肺、口腔、胃腸道、肝、脾及炎癥區(qū))不再返回,1~2天死亡。
中性粒細胞減少的病因及發(fā)病機制可按照以上細胞動力學分為生成障礙、破壞或消耗過多和分布異常3類:
1.中性粒細胞生成缺陷 細胞毒藥物(抗癌藥)、苯和輻射線等可直接影響干/祖細胞及分裂期的早期細胞,或抑制其增殖,其作用呈劑量依賴性的。粒細胞顯著減少是在骨髓成熟儲備池中粒細胞耗竭后才出現(xiàn),在給藥后1~2周。偶爾引起粒細胞減少藥物只在某些敏感患者引起粒細胞減少,其發(fā)病機制復雜,大致可歸納為2種:一種是某些病人曾接觸過這種藥物,當再次接觸后數(shù)小時突然發(fā)生粒細胞減少或缺乏(如氨基比林),與劑量無關??赡苁峭ㄟ^免疫介導機制:藥物或其代謝產(chǎn)物是半抗原,與蛋白結合成抗原,使機體產(chǎn)生相應抗體,這種抗原.抗體復合物包裹白細胞可能在血液里直接使細胞溶解或凝集或經(jīng)脾及其他部位迅速破壞;另一種是接觸藥物后數(shù)周,緩慢地發(fā)生粒細胞減少(如吩噻嗪、硫氧嘧啶、磺胺等),與劑量及用藥時間有關,可能是由于抑制粒細胞在骨髓中生。但磺胺和硫氧嘧啶也可通過免疫介導機制迅速發(fā)生粒細胞減少。此外使粒細胞生成減少的因素如自身免疫病等所產(chǎn)生的自身抗體和(或)T細胞介導、某些感染、骨髓浸潤及某些先天性遺傳性粒細胞減少癥。維生素B12或葉酸缺乏等則使粒細胞成熟障礙。
2.中性粒細胞在血液或組織中破壞或消耗過多 可分為免疫性和非免疫性因素2種,前者如中性粒細胞被抗體或抗原-抗體復合物包裹,在血液或脾等組織中破壞,見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jié)炎等自身免疫病、某些非細胞毒藥物、某些感染(如慢性肝炎)及同種免疫性新生兒中性粒細胞減少癥;后者如敗血癥致中性粒細胞在血液或炎癥部位消耗增多,脾功能亢進使中性粒細胞在脾內(nèi)破壞過多。
3.中性粒細胞分布異常 粒細胞轉移至邊緣池致附著于該池的粒細胞增多,循環(huán)池的粒細胞則相對減少,但粒細胞總數(shù)并不減少,故稱為假性粒細胞減少癥,見于先天性或體質(zhì)性假性粒細胞減少癥。此外獲得性者如嚴懲細菌感染、營養(yǎng)不良、瘧疾等,常同時伴有中性粒細胞生成減少或破壞增多,故粒細胞總數(shù)也可減少。
要注意的是以上發(fā)病機制在某些病因中是綜合性的,有些至今還不能闡明其機制。
合并感染發(fā)生時,出現(xiàn)畏寒、寒戰(zhàn)、高熱。重者口腔、舌和咽部壞死性潰瘍,以及肺、泌尿系、肝膽和臉部或肛周皮膚炎癥或膿腫??谇缓脱什繚兂0轭M下及頸部淋巴結腫大。由于粒細胞缺乏,因而進入炎癥部位的粒細胞亦很少。當肺部感染時,常無膿痰,X線檢查可無炎癥浸潤陰影;膿腫部位可無或很少膿液形成。嚴重敗血癥時,肝常腫大或肝脾同時腫大,甚至出現(xiàn)黃疸。